浩南小说网 > 世界未解之谜(全集) > 第43章 读不懂的古人的秘密——中国历史之谜(3)
第43章 读不懂的古人的秘密——中国历史之谜(3)
推荐阅读:
浩南小说网 www.hnnys.com,最快更新世界未解之谜(全集)最新章节!
明代王世贞《读书后记》怀疑《吕不韦列传》这段记载不真实。他提出了两条理由:一是吕不韦为使自己永葆富贵,故意编造自己是秦始皇的父亲的故事;二是吕不韦的门客骂秦始皇是私生子以泄愤,而编造此说。郭沫若在《十批判书》中也怀疑吕不韦为秦王政生父之事,他指出三个疑点:第一,仅见《史记》而为《国策》所不载,没有其他的旁证;第二,和春申君与女环的故事如同一个刻板印出的文章,情节大类小说;第三,《吕不韦列传》又有“子楚夫人赵豪家女”之说,显然与上述故事自相矛盾。
郭志坤在《秦始皇大传》中对郭沫若的三点质疑,作了针锋相对的批评。他以为,第一,《史记》的记载有不少为《战国策》所不载,没有旁证,照样保持《史记》的真实性;第二,春申君与女环的故事,出于《战国策·楚策》。《史记》所载的故事与此相类似,并不能否定《史记》所记载的真实性,只能说明这种斗争手段,在当时是被不少政治上的风云人物所运用的;第三,并没有自相矛盾。司马迁说吕不韦取“邯郸诸姬绝好善舞者”献于子楚,此“姬”即为“赵豪家女”,完全说得通。
郭志坤进一步引证班固称秦始皇为“吕政”之说。裴驷《史记集解》:“吕政者,始皇也,名政,是吕不韦幸姬有娠,献出襄而生始皇,故云吕政。”郭志坤还指出:“说秦始皇是私生子,并不影响他统一中国的伟大形象。”并举例说孔子、耶稣都是私生子,但并不因此损害他们的形象。
即便如此,秦始皇的生父问题,恐怕还会争论下去。
曹操疑冢之谜
中国历代帝王都把陵寝作为社稷江山的象征。他们大多从登基之日起,就下令建造陵墓。这些陵墓工程浩大,费时多年,动用上万甚至几十万民夫,耗费了大量金银,陪葬了数不尽的财宝。
而曹操对自己的身后事,却提出“薄葬”。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提出“薄葬”的帝王。
218年,他颁布了一道《终令》,明确提出死后不要厚葬,要将自己埋葬在瘠薄的土地上,依照地面原有的高度作为地基,陵上不堆土,不植树。一年后,他为自己准备了送终的四季衣服,并留下遗嘱说:我如果死了,请按当时季节所穿衣服入殓,金玉珠宝铜器等物,一概不要随葬。
当时,曹操虽未称帝,但权力与地位不亚于帝王,为什么他不但提倡“薄葬”,而且身体力行呢?推想原因有二:
其一,他一生主张节俭。
据说,他对家人和官吏要求极严。他的儿子曹植的妻子因为身穿绫罗,被他按家规下诏“自裁”。宫廷中的帷帐屏风,破旧之后缝补一下再用,不可换新的。有个时期,天下闹灾荒,资财匮乏,曹操带头不穿皮革制的衣服。冬天,朝廷的官员们都不敢戴皮帽子。
其二,为了防止盗墓。
据说,曹操早年曾干过盗墓的勾当。他亲眼目睹了许多坟墓被盗后尸骨纵横,什物狼藉的场面,他不愿重蹈覆辙,所以一再要求“薄葬”。
在力主和实践“薄葬”的同时,他还采取了“疑冢”的措施。布置疑冢,一方面为了防止盗墓,另一方面,也和他生性多疑有关。生前,他因多疑,错杀了许多人,死后,他的多疑也不例外。传说,在安葬他的那一天,邺城所有的城门全部打开,72具棺木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同时从城门抬出。从此,曹操之墓的千古之谜随之悬设。
这72座疑冢,哪座是真的呢?
千百年来,盗墓者不计其数,但谁也没发掘出真正的曹操墓。
漳河累累漳水头,如山七十二高丘。
正平只有坟三尺,千古安眠鹦鹉洲。
据此,曹操的墓应在古邺城西门豹祠以西的漳河沿岸。南宋诗人范成大1170年曾在此下马、拜谒曹操陵。但并不知拜的是否是真陵。
传说,军阀混战年代,东印度公司的一个古董商人雇民工挖了十几座疑冢。除了土陶、瓦罐一类的东西外,一无所获。
1988年《人民日报》发表一篇文章《“曹操七十二疑冢”之谜揭开》说,“闻名中外的河北省磁县古墓群最近被国务院列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过去在民间传说中被认为是‘曹操七十二疑冢’的这片古墓,现已查明实际上是北朝的大型古墓群,确切数字也不是72,而是134。”至此,疑冢之说似乎不攻自破了。
但是,关于曹操尸骨到底埋于何处,仍然是个谜。
铜雀宫观委灰尘,魏之园陵漳水滨。
即令西湟犹堪思,况复当年歌无人。
由此推断,曹操墓是在漳河河底。
并有两个传说作为佐证。一个是清人沈松的《金健笔录》中说有一捕鱼之人在干旱的漳河床内捕鱼。发现地下的石门,进入石屋见到了曹操尸体及陪葬女。说得有鼻子有眼的。但经不起推敲。另一个是蒲松龄的《聊斋志异》说许昌城外一山洞,内藏曹操棺椁。这也属虚构,难以令人相信。况且,地点也不符。
《彰德府志》载,魏武帝曹操陵在铜雀台正南5公里的灵芝村。据考查,这也属假设。
还有一种说法是,曹操陵在其故里谯县的“曹家孤堆”,理由有三:
其一,《魏书·文帝纪》载:“甲午(220),军治于谯,大飨六军及谯父老百姓于邑东。”《亳州志》载:“父帝幸谯,大飨父老,立坛于故宅前树碑曰大飨之碑。”曹操死于该年正月,二日人葬,如果是葬于邺城的话,那魏文帝曹丕为何不去邺城而返故里?说明他此行目的是为了纪念其父曹操。
其二,《魏书》还说:“丙申,亲祠谯陵。”谯陵就是曹氏孤堆,位于城东20公里处。这里曾有曹操建的精舍,还是曹丕出生之地。曹丕祠谯陵,一是不忘出生地,二是祭先王曹操之陵。
其三,亳州有庞大的曹操亲族墓群,其中有曹操的祖父、父亲、长女等人之墓。推断,曹操之墓也当在此。
这种说法也遭到了质疑。认为曹丕祠谯陵可能是祭祖。不一定是祭曹操。祖先坟在此,不一定曹操墓也在此。
面对“曹墓不知何处去”的感叹,人们对曹操的奸诈多疑可能有了更深的认识。
但是,从另一角度看,曹操一生节俭,带头“薄葬”,是有积极意义的。在那战乱频仍、社会动荡的时代,身居高位的他,用隐秘的办法处理后事,也是迫不得已。这样做,既保护了自己,也使盗墓者无从下手,这也算是他的明智之举吧。
一千多年了,曹操的真正陵寝还无踪迹,也许永远是个谜中之谜。
诸葛亮到底是不是智者
诸葛亮,字孔明,琅琊阳都人。他是三国时蜀汉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东汉末年,他隐居于隆中,博览群书,极富韬略。公元207年刘备率关羽、张飞“三顾茅庐”。他对刘备提出联吴破曹,占据荆州、益州,和好西南各族,逐步统一中国的方略,即“隆中对”,为刘备所采纳。此后,他被刘备拜为军师,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使刘备势力渐渐强大,终于形成魏、蜀、吴三国鼎立局面。蜀汉政权建立之后,诸葛亮任丞相。他限制豪强势力,励精图治,赏罚严明,并加强对西南各族的统治,兴修水利,屯田汉中,发展农业生产。诸葛亮的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高尚的人品,杰出的才能,光辉的业绩与献身精神,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不朽的形象。千百年来,人们都把他当作智慧的化身,各种民间传说更把他描绘成“呼风唤雨,撒豆成兵”的超人。
然而,“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诸葛亮也有一些重大失误令人惋惜,因此,他的智者形象,不免受到了挑战。批评他的观点主要有三方面:
(1)“隆中对”后期方案之误。
“隆中对”历来被誉为千古奇策。在群雄混战之中,诸葛亮能提出蜀汉开国和三国鼎立的长远战略,是高瞻远瞩,无人能比的。按此战略方案,刘备摆脱了困境,开创了蜀汉江山。
但是一些专家学者指出,这一方案的后期部分“逐鹿中原”则是错误的。诸葛亮说:“天下有变,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正是按照这个分进合击的钳形攻势,才使刘备失去了惟一可以问鼎中原的战机。它颠倒了主力和偏师的关系,棋差一招,前功尽弃。
西蜀一系列的败仗,都和固守这过时的战略有关:
秦川原来的确是全国的政治中心,富庶殷实,但汉献帝东迁之后,这里已“十室九空”,经济凋敝,不足以支持刘备逐鹿中原,战略地位已不重要。而刘备根据这一战略,偏偏率重兵战于秦川,稽延了时日,得不偿失。
而荆州“沃野千里”,上通宛洛,下控江吴,是兵家必争之地,只是腹地狭窄,处境孤悬,必须重兵据守。偏偏是此地蜀国兵力不足,骄傲自大的关羽打了几个胜仗之后,竟倾巢北上,致使后路空虚,被东吴来个“瓮中捉鳖”,关羽被杀,荆州又失。而上庸、江州的蜀兵却未能前来增援。
关羽为何失了荆州?
刘备为何败于夷陵?
马谡为何失了街亭?
都和诸葛亮未能洞悉秦川、宛洛的形势有关,都和他轻重倒置的布局有关。
(2)“失街亭”专断拒谏之误。
蜀汉建兴六年,诸葛亮兴兵北伐,试图统一中国。诸葛亮以马谡为前锋,率25000名精兵守街亭,而马谡却不遵循诸葛亮的正确部署,又不采纳王平的苦苦劝谏,弃城不守,舍水上山,结果被魏军围山断水,沿山放火,造成街亭失守,一出祁山失败了。事后诸葛亮自贬三等,并下令处死马谡。诸葛亮自责为“用人不当”。其实,街亭失守的根本原因,在于诸葛亮的专断拒谏。表现在对行军打仗和选派将领两方面:
如,一出祁山前,魏延曾提出建议:“夏侯懋年少,怯而无谋,请让我带兵五千从褒中出,沿秦岭而东,当子午而北,不出十日,可达长安,夏侯懋闻说我军到,必会弃城而逃,当地军粮尚足,等他们再派兵来,得二十日,那时你带着大军,也可从斜谷到达,一举而咸阳之西可定。”这本是一条上策,但诸葛亮不予采纳,谨守“安从坦道,万全无虞”的教条。让10万大军在崇山峻岭中缓慢前行。
又如,在选派将领时,大家都推举魏延、吴壹等人担任先锋,诸葛亮也不采纳,偏偏用了“言过其实”、不可大用的马谡,导致街亭失守。
(3)选贤任能之误。
刘备在时,人才辈出,各展其能。法正、关羽、张飞、赵云、马超、简雍、李严……要文有文,要武有武,独当一面,光彩照人。
而在诸葛亮时期,就有些众星寥落,孤月独明了。他用人方面的问题,表现在:
其一,不能宽容雄才隽士。
如李严、廖光、刘封等人,都很有才干。只要使用得当,都可以建功于后世的。但是诸葛亮对他们求全责备。他们偶有过失,便被诸葛亮或贬为平民,或置之“闲散”,或流放,使他们的才能不能发挥出来。
其二,不善于发挥部下特长。
如马谡、魏延等人,都各有特长。马谡是当时不可多得的将才,自幼熟读兵法,曾提出“攻心为上,攻城为下”的著名策略。他本是谋略之士,而把他用为战将就不相当了。而魏延则是刘备亲自提拔的屡建战功的将才,对领兵布阵都能独当一面。诸葛亮却总是排斥他。
其三,不重视培养接班人才。
刘备死后,诸葛亮事必亲躬,罚必亲理,出将入相,独立苦苦支撑大局,这样势必压抑了人才的成长。他培养的蒋琬、费祎等接班人,因为缺乏实际工作的锻炼,就难以担当大任了。所以,一旦诸葛亮撒手西归,就后继无人,蜀汉也就从此一蹶不振了。
诸葛亮到底有没有这些缺点,还需要继续考证。但是,即或是他存在这些问题,也是瑕不掩瑜,他的卓越的政治才能和崇高的尽职精神、过人的智慧是永远为后人所钦佩的。
武则天“无字碑”之谜
在陕西省乾县西北80千米处的梁山上,埋葬着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皇帝武则天。她的陵墓规模宏大,气势雄伟,墓道两旁耸立着一排排高大的石人石马,十分壮观。然而,作为一位赫赫有名的女皇帝,其高达6.3米的巨型墓碑上,却一个字也没有,这是武则天临死前在遗嘱里亲自交代的,后人称它为“无字碑”。
一位堂堂皇皇的武则天,为什么死后只树碑而不立传?1000多年来,人们纷纷猜测,莫衷一是,至今仍成为一个未解开的谜。
有人说,武则天在位21年间,做了不少好事,立下了丰功伟绩,例如重用人才,重视教育,奖励生产等。她亲自下令规定,凡是积极开荒种田,发展耕地,提高产量,家家有余粮的地方,当地的地方官要受到嘉奖。如果生产搞不好,百姓生活不安定,年终考核时地方官要被解除职务。
武则天还破格提拔一大批人才,鼓励下面向上级推荐人才,并在京城里设立检举箱、意见箱,让群众反映情况,举报贪官污吏,并广泛听取各种不同意见。此外,她还对手中掌握有权势的豪门贵族进行限制与打击,使政治开明。因此,她的功劳很大,一时很难用文字来表述她的丰功伟绩。
有的人说,武则天在位期间,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打击豪门贵族,却也在自己身边拉拢了一批新的官僚,形成了新的特权集团,他们排斥异己,滥用权力,培植党羽。这样,便给奸臣以可乘之机,利用机会诬告人,动不动就给忠臣好人扣上“谋反”的罪名,并设立残酷的刑法,实行恐怖政策。这样一来,尽管武则天个人的权力大大加强了,可却造成了许多冤案惨案,错杀了许多人,甚至株连几家,一次杀死1000多人。于是,武则天在临死前,感到不得人心,怕后人唾骂,只好立无字碑了。
有的人以为,武则天当皇帝以后,特别是到了晚年,生活奢侈浪费十分严重,大肆挥霍国家财产,大建寺院与享乐场所,使经济受到了严重影响,政治也日益腐败,引起了全国上下的不满,所以死后无脸为自己撰文立传。
有的人认为,武则天一生有功也有过,功劳很大,而罪恶也很多,一时很难作出恰当的评价,只好让碑文空着,让后人去下结论。
还有人认为,武则天作为女皇帝,死后不给自己留碑文,是一种谦虚的表现,有“自知之明”。
以上这些都是后人的种种猜测而已,无字碑的真正用意是什么?究竟哪一种说法正确?或者这些说法全都不正确,而可能还有另外的含义?这一切都还是一个未知数。
闯王李自成的结局
李自成因一念之差,轻信吴三桂的诺言,从山海关撤兵回京。导致吴三桂引狼入室,携清兵数十万攻破北京城。李自成立足未稳,即遭惨重打击,一直节节败退。先退保定,再退山西,再退西安,后入川顺江东下,于江西、湖北境内被清兵打得溃不成军。
李自成率残兵败将,东进不成便向西南突围,在湖北通山县九宫山处,突遇当地乡兵袭击,李自成率众厮杀,不幸战死沙场。
李自成的归宿,在现今通行说法中是战死沙场,但在历史记载及史学界,却多年对此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而最为突出的一种观点认为,李自成并非战死,而是遁入空门,出家到湖南石门县夹山寺为僧。
说李自成最终在石门夹山寺为僧,其根据是《广虞初新志》所载《李自成墓》中记,乾隆年间澧州知州何玉磷根据对夹山寺《奉天玉和尚》塔的内容进行考证,断定奉天玉和尚就是李自成。李曾自称“奉天倡义大元帅”,则奉天玉当是李自成的法号无疑。而夹山寺庙内有奉天玉和尚遗像,其相貌与李自成酷似一人。
持李自成出家为僧观点的人认为,就当时形势分析,李自成虽溃不成军,但手下也有二十万余众,被乡兵所杀似不可能。另外,朝廷一再传旨,要速得李自成首级,最终仍无一人所获。为此,朝廷对李自成战死的通报始终不信,怀疑是有人假传信息,虚报战功。
李自成最终是生不见人,死不见尸,其结局成为历史的一大疑案。
明代王世贞《读书后记》怀疑《吕不韦列传》这段记载不真实。他提出了两条理由:一是吕不韦为使自己永葆富贵,故意编造自己是秦始皇的父亲的故事;二是吕不韦的门客骂秦始皇是私生子以泄愤,而编造此说。郭沫若在《十批判书》中也怀疑吕不韦为秦王政生父之事,他指出三个疑点:第一,仅见《史记》而为《国策》所不载,没有其他的旁证;第二,和春申君与女环的故事如同一个刻板印出的文章,情节大类小说;第三,《吕不韦列传》又有“子楚夫人赵豪家女”之说,显然与上述故事自相矛盾。
郭志坤在《秦始皇大传》中对郭沫若的三点质疑,作了针锋相对的批评。他以为,第一,《史记》的记载有不少为《战国策》所不载,没有旁证,照样保持《史记》的真实性;第二,春申君与女环的故事,出于《战国策·楚策》。《史记》所载的故事与此相类似,并不能否定《史记》所记载的真实性,只能说明这种斗争手段,在当时是被不少政治上的风云人物所运用的;第三,并没有自相矛盾。司马迁说吕不韦取“邯郸诸姬绝好善舞者”献于子楚,此“姬”即为“赵豪家女”,完全说得通。
郭志坤进一步引证班固称秦始皇为“吕政”之说。裴驷《史记集解》:“吕政者,始皇也,名政,是吕不韦幸姬有娠,献出襄而生始皇,故云吕政。”郭志坤还指出:“说秦始皇是私生子,并不影响他统一中国的伟大形象。”并举例说孔子、耶稣都是私生子,但并不因此损害他们的形象。
即便如此,秦始皇的生父问题,恐怕还会争论下去。
曹操疑冢之谜
中国历代帝王都把陵寝作为社稷江山的象征。他们大多从登基之日起,就下令建造陵墓。这些陵墓工程浩大,费时多年,动用上万甚至几十万民夫,耗费了大量金银,陪葬了数不尽的财宝。
而曹操对自己的身后事,却提出“薄葬”。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提出“薄葬”的帝王。
218年,他颁布了一道《终令》,明确提出死后不要厚葬,要将自己埋葬在瘠薄的土地上,依照地面原有的高度作为地基,陵上不堆土,不植树。一年后,他为自己准备了送终的四季衣服,并留下遗嘱说:我如果死了,请按当时季节所穿衣服入殓,金玉珠宝铜器等物,一概不要随葬。
当时,曹操虽未称帝,但权力与地位不亚于帝王,为什么他不但提倡“薄葬”,而且身体力行呢?推想原因有二:
其一,他一生主张节俭。
据说,他对家人和官吏要求极严。他的儿子曹植的妻子因为身穿绫罗,被他按家规下诏“自裁”。宫廷中的帷帐屏风,破旧之后缝补一下再用,不可换新的。有个时期,天下闹灾荒,资财匮乏,曹操带头不穿皮革制的衣服。冬天,朝廷的官员们都不敢戴皮帽子。
其二,为了防止盗墓。
据说,曹操早年曾干过盗墓的勾当。他亲眼目睹了许多坟墓被盗后尸骨纵横,什物狼藉的场面,他不愿重蹈覆辙,所以一再要求“薄葬”。
在力主和实践“薄葬”的同时,他还采取了“疑冢”的措施。布置疑冢,一方面为了防止盗墓,另一方面,也和他生性多疑有关。生前,他因多疑,错杀了许多人,死后,他的多疑也不例外。传说,在安葬他的那一天,邺城所有的城门全部打开,72具棺木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同时从城门抬出。从此,曹操之墓的千古之谜随之悬设。
这72座疑冢,哪座是真的呢?
千百年来,盗墓者不计其数,但谁也没发掘出真正的曹操墓。
漳河累累漳水头,如山七十二高丘。
正平只有坟三尺,千古安眠鹦鹉洲。
据此,曹操的墓应在古邺城西门豹祠以西的漳河沿岸。南宋诗人范成大1170年曾在此下马、拜谒曹操陵。但并不知拜的是否是真陵。
传说,军阀混战年代,东印度公司的一个古董商人雇民工挖了十几座疑冢。除了土陶、瓦罐一类的东西外,一无所获。
1988年《人民日报》发表一篇文章《“曹操七十二疑冢”之谜揭开》说,“闻名中外的河北省磁县古墓群最近被国务院列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过去在民间传说中被认为是‘曹操七十二疑冢’的这片古墓,现已查明实际上是北朝的大型古墓群,确切数字也不是72,而是134。”至此,疑冢之说似乎不攻自破了。
但是,关于曹操尸骨到底埋于何处,仍然是个谜。
铜雀宫观委灰尘,魏之园陵漳水滨。
即令西湟犹堪思,况复当年歌无人。
由此推断,曹操墓是在漳河河底。
并有两个传说作为佐证。一个是清人沈松的《金健笔录》中说有一捕鱼之人在干旱的漳河床内捕鱼。发现地下的石门,进入石屋见到了曹操尸体及陪葬女。说得有鼻子有眼的。但经不起推敲。另一个是蒲松龄的《聊斋志异》说许昌城外一山洞,内藏曹操棺椁。这也属虚构,难以令人相信。况且,地点也不符。
《彰德府志》载,魏武帝曹操陵在铜雀台正南5公里的灵芝村。据考查,这也属假设。
还有一种说法是,曹操陵在其故里谯县的“曹家孤堆”,理由有三:
其一,《魏书·文帝纪》载:“甲午(220),军治于谯,大飨六军及谯父老百姓于邑东。”《亳州志》载:“父帝幸谯,大飨父老,立坛于故宅前树碑曰大飨之碑。”曹操死于该年正月,二日人葬,如果是葬于邺城的话,那魏文帝曹丕为何不去邺城而返故里?说明他此行目的是为了纪念其父曹操。
其二,《魏书》还说:“丙申,亲祠谯陵。”谯陵就是曹氏孤堆,位于城东20公里处。这里曾有曹操建的精舍,还是曹丕出生之地。曹丕祠谯陵,一是不忘出生地,二是祭先王曹操之陵。
其三,亳州有庞大的曹操亲族墓群,其中有曹操的祖父、父亲、长女等人之墓。推断,曹操之墓也当在此。
这种说法也遭到了质疑。认为曹丕祠谯陵可能是祭祖。不一定是祭曹操。祖先坟在此,不一定曹操墓也在此。
面对“曹墓不知何处去”的感叹,人们对曹操的奸诈多疑可能有了更深的认识。
但是,从另一角度看,曹操一生节俭,带头“薄葬”,是有积极意义的。在那战乱频仍、社会动荡的时代,身居高位的他,用隐秘的办法处理后事,也是迫不得已。这样做,既保护了自己,也使盗墓者无从下手,这也算是他的明智之举吧。
一千多年了,曹操的真正陵寝还无踪迹,也许永远是个谜中之谜。
诸葛亮到底是不是智者
诸葛亮,字孔明,琅琊阳都人。他是三国时蜀汉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东汉末年,他隐居于隆中,博览群书,极富韬略。公元207年刘备率关羽、张飞“三顾茅庐”。他对刘备提出联吴破曹,占据荆州、益州,和好西南各族,逐步统一中国的方略,即“隆中对”,为刘备所采纳。此后,他被刘备拜为军师,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使刘备势力渐渐强大,终于形成魏、蜀、吴三国鼎立局面。蜀汉政权建立之后,诸葛亮任丞相。他限制豪强势力,励精图治,赏罚严明,并加强对西南各族的统治,兴修水利,屯田汉中,发展农业生产。诸葛亮的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高尚的人品,杰出的才能,光辉的业绩与献身精神,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不朽的形象。千百年来,人们都把他当作智慧的化身,各种民间传说更把他描绘成“呼风唤雨,撒豆成兵”的超人。
然而,“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诸葛亮也有一些重大失误令人惋惜,因此,他的智者形象,不免受到了挑战。批评他的观点主要有三方面:
(1)“隆中对”后期方案之误。
“隆中对”历来被誉为千古奇策。在群雄混战之中,诸葛亮能提出蜀汉开国和三国鼎立的长远战略,是高瞻远瞩,无人能比的。按此战略方案,刘备摆脱了困境,开创了蜀汉江山。
但是一些专家学者指出,这一方案的后期部分“逐鹿中原”则是错误的。诸葛亮说:“天下有变,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正是按照这个分进合击的钳形攻势,才使刘备失去了惟一可以问鼎中原的战机。它颠倒了主力和偏师的关系,棋差一招,前功尽弃。
西蜀一系列的败仗,都和固守这过时的战略有关:
秦川原来的确是全国的政治中心,富庶殷实,但汉献帝东迁之后,这里已“十室九空”,经济凋敝,不足以支持刘备逐鹿中原,战略地位已不重要。而刘备根据这一战略,偏偏率重兵战于秦川,稽延了时日,得不偿失。
而荆州“沃野千里”,上通宛洛,下控江吴,是兵家必争之地,只是腹地狭窄,处境孤悬,必须重兵据守。偏偏是此地蜀国兵力不足,骄傲自大的关羽打了几个胜仗之后,竟倾巢北上,致使后路空虚,被东吴来个“瓮中捉鳖”,关羽被杀,荆州又失。而上庸、江州的蜀兵却未能前来增援。
关羽为何失了荆州?
刘备为何败于夷陵?
马谡为何失了街亭?
都和诸葛亮未能洞悉秦川、宛洛的形势有关,都和他轻重倒置的布局有关。
(2)“失街亭”专断拒谏之误。
蜀汉建兴六年,诸葛亮兴兵北伐,试图统一中国。诸葛亮以马谡为前锋,率25000名精兵守街亭,而马谡却不遵循诸葛亮的正确部署,又不采纳王平的苦苦劝谏,弃城不守,舍水上山,结果被魏军围山断水,沿山放火,造成街亭失守,一出祁山失败了。事后诸葛亮自贬三等,并下令处死马谡。诸葛亮自责为“用人不当”。其实,街亭失守的根本原因,在于诸葛亮的专断拒谏。表现在对行军打仗和选派将领两方面:
如,一出祁山前,魏延曾提出建议:“夏侯懋年少,怯而无谋,请让我带兵五千从褒中出,沿秦岭而东,当子午而北,不出十日,可达长安,夏侯懋闻说我军到,必会弃城而逃,当地军粮尚足,等他们再派兵来,得二十日,那时你带着大军,也可从斜谷到达,一举而咸阳之西可定。”这本是一条上策,但诸葛亮不予采纳,谨守“安从坦道,万全无虞”的教条。让10万大军在崇山峻岭中缓慢前行。
又如,在选派将领时,大家都推举魏延、吴壹等人担任先锋,诸葛亮也不采纳,偏偏用了“言过其实”、不可大用的马谡,导致街亭失守。
(3)选贤任能之误。
刘备在时,人才辈出,各展其能。法正、关羽、张飞、赵云、马超、简雍、李严……要文有文,要武有武,独当一面,光彩照人。
而在诸葛亮时期,就有些众星寥落,孤月独明了。他用人方面的问题,表现在:
其一,不能宽容雄才隽士。
如李严、廖光、刘封等人,都很有才干。只要使用得当,都可以建功于后世的。但是诸葛亮对他们求全责备。他们偶有过失,便被诸葛亮或贬为平民,或置之“闲散”,或流放,使他们的才能不能发挥出来。
其二,不善于发挥部下特长。
如马谡、魏延等人,都各有特长。马谡是当时不可多得的将才,自幼熟读兵法,曾提出“攻心为上,攻城为下”的著名策略。他本是谋略之士,而把他用为战将就不相当了。而魏延则是刘备亲自提拔的屡建战功的将才,对领兵布阵都能独当一面。诸葛亮却总是排斥他。
其三,不重视培养接班人才。
刘备死后,诸葛亮事必亲躬,罚必亲理,出将入相,独立苦苦支撑大局,这样势必压抑了人才的成长。他培养的蒋琬、费祎等接班人,因为缺乏实际工作的锻炼,就难以担当大任了。所以,一旦诸葛亮撒手西归,就后继无人,蜀汉也就从此一蹶不振了。
诸葛亮到底有没有这些缺点,还需要继续考证。但是,即或是他存在这些问题,也是瑕不掩瑜,他的卓越的政治才能和崇高的尽职精神、过人的智慧是永远为后人所钦佩的。
武则天“无字碑”之谜
在陕西省乾县西北80千米处的梁山上,埋葬着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皇帝武则天。她的陵墓规模宏大,气势雄伟,墓道两旁耸立着一排排高大的石人石马,十分壮观。然而,作为一位赫赫有名的女皇帝,其高达6.3米的巨型墓碑上,却一个字也没有,这是武则天临死前在遗嘱里亲自交代的,后人称它为“无字碑”。
一位堂堂皇皇的武则天,为什么死后只树碑而不立传?1000多年来,人们纷纷猜测,莫衷一是,至今仍成为一个未解开的谜。
有人说,武则天在位21年间,做了不少好事,立下了丰功伟绩,例如重用人才,重视教育,奖励生产等。她亲自下令规定,凡是积极开荒种田,发展耕地,提高产量,家家有余粮的地方,当地的地方官要受到嘉奖。如果生产搞不好,百姓生活不安定,年终考核时地方官要被解除职务。
武则天还破格提拔一大批人才,鼓励下面向上级推荐人才,并在京城里设立检举箱、意见箱,让群众反映情况,举报贪官污吏,并广泛听取各种不同意见。此外,她还对手中掌握有权势的豪门贵族进行限制与打击,使政治开明。因此,她的功劳很大,一时很难用文字来表述她的丰功伟绩。
有的人说,武则天在位期间,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打击豪门贵族,却也在自己身边拉拢了一批新的官僚,形成了新的特权集团,他们排斥异己,滥用权力,培植党羽。这样,便给奸臣以可乘之机,利用机会诬告人,动不动就给忠臣好人扣上“谋反”的罪名,并设立残酷的刑法,实行恐怖政策。这样一来,尽管武则天个人的权力大大加强了,可却造成了许多冤案惨案,错杀了许多人,甚至株连几家,一次杀死1000多人。于是,武则天在临死前,感到不得人心,怕后人唾骂,只好立无字碑了。
有的人以为,武则天当皇帝以后,特别是到了晚年,生活奢侈浪费十分严重,大肆挥霍国家财产,大建寺院与享乐场所,使经济受到了严重影响,政治也日益腐败,引起了全国上下的不满,所以死后无脸为自己撰文立传。
有的人认为,武则天一生有功也有过,功劳很大,而罪恶也很多,一时很难作出恰当的评价,只好让碑文空着,让后人去下结论。
还有人认为,武则天作为女皇帝,死后不给自己留碑文,是一种谦虚的表现,有“自知之明”。
以上这些都是后人的种种猜测而已,无字碑的真正用意是什么?究竟哪一种说法正确?或者这些说法全都不正确,而可能还有另外的含义?这一切都还是一个未知数。
闯王李自成的结局
李自成因一念之差,轻信吴三桂的诺言,从山海关撤兵回京。导致吴三桂引狼入室,携清兵数十万攻破北京城。李自成立足未稳,即遭惨重打击,一直节节败退。先退保定,再退山西,再退西安,后入川顺江东下,于江西、湖北境内被清兵打得溃不成军。
李自成率残兵败将,东进不成便向西南突围,在湖北通山县九宫山处,突遇当地乡兵袭击,李自成率众厮杀,不幸战死沙场。
李自成的归宿,在现今通行说法中是战死沙场,但在历史记载及史学界,却多年对此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而最为突出的一种观点认为,李自成并非战死,而是遁入空门,出家到湖南石门县夹山寺为僧。
说李自成最终在石门夹山寺为僧,其根据是《广虞初新志》所载《李自成墓》中记,乾隆年间澧州知州何玉磷根据对夹山寺《奉天玉和尚》塔的内容进行考证,断定奉天玉和尚就是李自成。李曾自称“奉天倡义大元帅”,则奉天玉当是李自成的法号无疑。而夹山寺庙内有奉天玉和尚遗像,其相貌与李自成酷似一人。
持李自成出家为僧观点的人认为,就当时形势分析,李自成虽溃不成军,但手下也有二十万余众,被乡兵所杀似不可能。另外,朝廷一再传旨,要速得李自成首级,最终仍无一人所获。为此,朝廷对李自成战死的通报始终不信,怀疑是有人假传信息,虚报战功。
李自成最终是生不见人,死不见尸,其结局成为历史的一大疑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