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章 先锋一号突击步枪
推荐阅读:夜的命名术、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逆鳞、银狐
浩南小说网 www.hnnys.com,最快更新抗战之红色警戒最新章节!
第419章先锋一号突击步枪
“先锋一号突击步枪造出来了!”电话的另一头谢承瑞jī动的口气都震动的孟享的耳朵发痒。
他是兵工专业出身,因为前一段时间兵工系统缺人,他就调去了帮忙。一直在那里组织协调新武器的生产。
基地中的武器虽然便宜实惠,但如果发生了意外,没有自己军工体系的先锋军必然会很快的垮掉。系统的调整和完善自己的军工体系,是孟享此时忙碌的第二件事情。
“这就是先锋一号突击步枪?”孟享等人快速的赶到了在齐都附近的那所轻武器研究所。经过了重重哨卡后,他们在一个宽大的回忆中,见到了那三支先锋一号的样品。
“样子有些像冲锋枪?”旁边的范种看了看道。
“它吸取了不少冲锋枪的理念,和冲锋枪又有很大的不同。”旁边的谢承瑞解释道,“还是让我们的设计师伍德生来解释一下吧!”
一个脸上都篆刻着沉默的中! 年人站了起来,也没有那些客套话,直接开口道:
“它就是先锋一号甲式突击步枪。空枪重量削减到了4.2公斤,全枪长度是863公厘,使用的是新开发7*4.1公厘子弹。弹匣30发。有效距离在400米以内。……”伍德生一边摆nòng着其中一支样枪,脱口而出了一大堆的数据,顿时木讷的脸上神采飞扬,与刚才那个沉默寡言的样子判若两人。
他此时心中也是jī动万分。老家是上海青浦的他自小就随着在江南制造局内枪械修理所当技工的父亲,摆nòng那些枪械。可以说,从小那些就是他的玩具。长大后,他自己跑到了德国系统学习了兵器工业制造,处于小时候培养起的兴趣,他主要钻研了步枪枪械研究。
回国后,凭着扎实的学识,担任了原巩县兵工厂生产部技术处一级技术员,并参与了对máo瑟1924年式步枪复制工作,中正步枪的出现也有他多一份功劳。但因为他的孤僻和不合群,十余年了依旧是个技术员而已。
随着日本人的bī进,巩县兵工厂整体搬迁湖北汉阳。半路上运送的队伍遭遇鬼子战机轰炸,他被炸成了重伤。他自小伴随着冷冰冰的枪支机械长大的,孤僻没有几个朋友,同事间的感情也是很淡漠,受伤后没有人留下来照顾他,只是被安置在一民户家中疗养。
不久后,当地也被日本人占领。那个姚姓民户在鬼子劫掠中家破人亡,只逃出了一个半大小子,在先锋军占领新乡后,带着他投奔了过去。
在新乡遇到了先锋军的医疗队后,已经奄奄一息的他才被救活了下来。伤好后,也就留在了先锋军中。
先锋军需要大量的有技术的人,他的技术在那里得到了发挥的空间。周围一批克隆人比他还要沉默孤僻,他的性格反而显不出奇怪来了。这里也不需要投上级的所好,拍马溜须,只需要有真本事,就能积攒军功升职。
此时他已经是技术少校军衔了。这是先锋军为了区分那些战场厮杀将士的军功和文职一类军官军功而划定的军衔,诸如军医、兵工人员等的功劳大多数是以此而定。当然,孟享绝对不允许先锋军内部出现艺术家将军。军队就是军队,最重要的就是杀敌作战,暴力机器上的暴戾气息才是它最主要的体现。
就连那些宣传队,也逐渐调整到了政fǔ机构中去了。适当的分开,让军政慢慢的脱离,也为以后的政局稳定提前做好准备。
如论是哪一种,先锋军中都有战功记录方式。伍德生的少校军衔即使凭借着军功一点点积累起来的。
正是他的脱颖而出,才担负了先锋一号突击步枪的研制工作。
“这种瞄准系统,是柱状准星,u型缺口照门。闭锁采用的是枪机回转闭锁。……”伍德生不断解释着,旁边孟享含笑不语。这些东西他早就知道了,其中一些理念是他提供的。
二战后,世界形势发生了变化,战术思想也发生了变化,认为阵地攻防战的机会不多了,而战争的突然性、近战性、猛烈性、隐蔽性增强了。所以对步兵单人武器的要求是火力猛、命中率高、机动性好、动作可靠。这时,强烈呼唤的是突击步枪。
孟享知道只要后勤能跟上,以后绝对是自动突击步枪的天下。而恰恰借助着基地的他最不缺弹药,所以索米冲锋枪成了先锋军的标准武器。但冲锋枪用于战场作战,即使索米的精度再高,shè程上的短脚也是有些无奈。虽然有机枪和狙击手的配合研制远距离,但灵活性和活力猛的兼顾却是做不到。
而基地生产的那些二战突击步枪价格又比折价后的索米高不少,不合算。加上他内心深处一直想要摆脱基地的过度影响。所以他一上来就开始研制自动步枪。参照的对象就是ak-47。
ak—47太有名,即使孟享他这个伪军mí也翻看过一些相关记录。作为一个伪军mí,他虽然不知道原理,但那些名词还能蹦出几个,这些都给了那些研究人员以启发。他更是通过脑海中的印象,大致画出了ak-47的样子,虽然详细部位不能描述,但大致的样子还都勾画了出来。
为了能把脑海中的那些物体描绘的更加详细,最近孟享在空闲的时候,联系一下绘画,唐明月中西画技皆通,比孟享的半瓶醋要强多了。不需要请教那些大师,暂时和这个唐秘书一起写写画画,美人陪伴,精神也是一种放松。
ak-47的草图虽然不完整,但却是给了研究人员以方向性的提示,再加上基地提供的包括stg44突击步枪等的各类枪械的学习参考。仅仅半年的时间,新的枪械样品就出现了。
既然有金手指的光芒,就没有必要重复前人的老路。
他也知道ak-47的一些缺点。
ak-47为了突出shè击动作的可靠性,自动机运动能量偏大,shè击时产生强烈震动,难以cào枪,shè击精度稍差,点shè更难以掌握,该枪质量也偏重。
在丛林战和巷战的时候,7.62口径也有些偏大。中间威力弹的概念还没有发展,孟享已经开始考虑小口径子弹的问题了。
小口径化是个趋势,对于国人的体质来说,这也更加的方便,易cào作,精确度高,后勤上的好处就更不要多说了。
但战争千变万化,各种场合下不同的武器,发挥的作用是不一样的。500米以内,小口径还是很适合,但更大距离和更大的范围就很难说了。后世里经过几次战争,比如海湾和阿富汗战争,美军就对小口径步枪略有微词,很多场合下,不如7.62毫米的ak-47好用。尤其是随着防弹用具的发展,小口径子弹有些甚至都不能击穿那些高分子材料的避弹衣。所以,在后世多了一些小口径子弹不适合的纷争,美国更是又涌起了研制6.8和6.5口径系列枪械的风cháo。
世界上各大名枪各有优缺点,应该说枪械的各项指标很难完全兼顾。即使是小口径枪存在着一些缺点,但这丝毫不能掩饰它的优点,未来独领风sāo三四十年。毕竟现代化战争,才是真正的弹雨,比起枪弹的一点点性能提升来,后勤的重要性显得尤为突出。
只是,战争的情况复杂多变,为了后勤方便,一种口径打天下的做法已经被证明为行不通的。即使小口径最当红的时候,ak-47的穷人武器依旧打得美国人的屁股上屁股生烟。
能杀人的武器才是最合适的武器。
适合巷战的小口径的子弹并不一定适合二战的大规模战场,孟享很难把赌注全压在小口径枪弹上。不过,7.62口径的武器也证明了有些落后。所以孟享从后世的子弹口径之争中,想到了英国人二战后提出的曾与美国人争斗的7毫米子弹。
受到德国人的7.92*33毫米的中间威力弹的启发,苏俄人推出了7.62*39,英国人也经过了一番论证,提出了600米内最佳的枪弹组合口径,为.276或者说是.280,也即是最理想7*43毫米的子弹。他们认为越接近7毫米,这种优化性越好。
但当时主导了西方世界成为了新霸主的美国人依旧mí恋于大威力子弹,提出了7.62*63毫米。后来通过一番妥协,调整为了7.62*51毫米,但也否决了英国人的方案。
一种武器的评价好坏有时候就像人一样,并不一定是按照性能而来。政治的因素导致了美国人大获全胜,美国人的方案也就成为了北约的新标准。美国人的军火贩子们不需要调整太大,只需要低成本的改动,就可以把口袋装忙金币。
即使后世美国人提出了6.8毫米,其实也有一点7毫米的影子,只是美国人肯定不会认错的。
孟享倒不介意用一下,东方人的体型用7毫米反而比7.62毫米要更合适。再说7.62毫米的后坐力在连shè的时候还是偏大,7毫米相对小一些,虽然有效距离上或许有些缩短,但机枪和火炮坦克为主的战场上,这点距离并不算什么。现代战争大多数步兵交锋都是在400米以内。
或许7毫米比起小口径弹优点并不突出,但以后随着防弹衣等手段的应用,7毫米比小口径子弹更有发展前途。军工产业的庞大,想要随便改动口径很困难,牵扯利益太多了,还不如一开始就确定下一个合适的口径不断挖潜提升性能。
所以在经过多番测试后,7毫米胜出了6.5、6.8和7.62毫米的口径,成为了孟享决定自主发展的主要口径。
同时期,子弹长度的测试也已经决定了。孟享没有选择英国人的43的方案,在相差不多的情况下,孟享选择了41毫米。于是,在以后很多年令无数敌人sè变的7*41毫米的气死你弹就产生了。
“这是它的刺刀?”范种拿起了先锋一号突击步枪上安装的刺刀拿在手中仔细端详。过了半天才倒吸了一口冷气道:
“厉害啊!这个三棱的刺刀刺中了伤口一定很难处理!”
他说的是三棱刺刀。此时已经有不少棱刺出现,如俄国莫辛?纳甘1891式步枪的套筒式四棱刺刀,带着凹槽。也有的是平面,如比利时在上世纪20年代为华夏制造的一批c1920式三角棱刺。范种都见识过,但眼前这个三棱刺刀却又有了些不同。
他当然不知道这是以孟享提供的56式三棱刺的样图来改进的。
孟享对于56式三棱军刺是久闻大名,而且还曾亲眼见到过,对于那个看似灰白sè的杀人武器,在朋友的一番吹嘘下,印象格外深刻。所以,先锋一号突击步枪的刺刀就成了这个三棱刺刀。
“这种三棱刺的边角是钝的,头部也不是非常尖锐,成扁口螺丝刀的形状。这也是为了避免误伤使用者自身。它刺入人体之后形成的伤口并不象普通刀剑那样是切开的,而是硬撕开的,加上通常伤口都很深,难以缝合。三面都有放血的血槽。刺刀刺入人体后,由于疼痛和异物感,人体肌ròu会本能地进行收缩,紧紧包裹住刀体,加上充满血液的伤口对刺刀的吸附效应,会使得刺刀不易拔出。而有了血槽之后,血液就可以顺着刀身流出,而空气则沿着血槽进入,减少了伤口组织对刺刀的粘附作用,从而使得拔刀更加顺畅。”伍德生在旁边面不改sè的一点点的讲解着。
这些都是这半年来,经过了数百次的实验才得出的结果。甚至在小规模的战斗中,都已经实战了数次。
范种点了点头,拔刀的快慢在jī烈残酷的白刃格斗战中往往决定一个人的生死。这也许只有半秒钟的时间就可以从容回身,应对身后扑来的另一个敌人。同样的道理,白刃战中,一旦刺刀被卡住,那就是死亡的到来。所以一些有经验的老兵在刺杀时,会尽量避免以敌方的前xiōng为目标,因为这样刺刀很容易卡在肋骨中间。
他们会选择敌人的腹部。日本人个子矮,经验丰富,往往就喜欢用这一手。所以往往一些描写中,白刃战中肠子都拖出来的,或者塞进肠子去继续战斗的说法是比较真实的。不似后世一些影片中的刺刀训练,全部是朝着xiōng膛去的。一对一的时候,还可以。míhuò敌人也行,但在hún战中,那样的做法离死不远了。
“即使拔出来,这种三棱伤口确实很难自行愈合,必须进行手术缝合,要不然仅仅流血就能让人致死。”伍德生也是感慨了一句。冷兵器并没有随着热兵器的兴起完全消退,各种复杂情况下,人与人面对面的直接厮杀的情况不少,冷兵器自然也就长盛不衰。
唐药师等人都是心中倒吸冷气。这种东西刺进身体中,那样的伤口肯定能把血流干了。
“血槽的功能只是刺刀的次要作用,它的主要功能是减轻刺刀的重量,加强刀身的刚性。只有耐用的刺刀才是一把好战刀。”伍德生又解释道。他是他是技师,更多的是从结构角度来考虑。
“当然,这种棱刺功能单一,只能叫做刺,没有削割砍等功能。”伍德生略有些遗憾,基地提供了大量的枪械,各种刺刀的功能也是让人看huā了眼。但上级却是把主刺刀确定为这种三棱刺。
“不过为了应对一些其他情况,这里还有一个副刺刀!”他一边说着,一边又拿起了旁边的一个刀鞘,抽出了一把形状怪异的刺刀。这是一把综合了并一一指着作了解释,这种副刺刀,就像一把匕首一样,可砍,可削,可割,可以配合刀鞘剪铁丝网,还可以开罐头。靠近把手的地方甚至还像m98/05式那样,带有锯齿,一些情况下可以进行锯割树枝,甚至铁条。当年德国人的m98/05式经过宣传在一战时候获得了屠夫刺刀的称号,但它的战斗使用远不如工具使用的多。
这个锯齿和屠夫的不大一样,而是像后世的华夏的95式和美国的m9那样,锯齿的一侧经过了加宽并加工有细齿,可以当作锉刀使用。
这也是孟享提供的功能。随着机枪和迫击炮的出现,尤其是先锋军这样差不多人手一支手枪的规模。白刃战的刺刀拼杀已经是越来越少了。相反以后刺刀的多功能化倒是成为主流。所以才有了副刺刀的出现。
于是,先锋一号突击步枪上配的是主刺副刀,这也配合“刺刀”的字符顺序了。
“军刺能杀人就行!”孟享听他介绍完副刺刀后,点了点头却说道,无论什么情况下,武器制造出来主要的功能就是为了杀人。三棱刺的功能不需要多,只需要在战场上成为敌人的噩梦就可以了。虽说多功能刺刀以后是主流,但眼下,结实耐用、杀伤力强刺刀的基本功能还是杀人。
“其实棱刺还有一个很好的优点。就是它加工方便、成本低,可以很快大批制造出来。而副刀的成本太高,现在我们的生产能力还无法大规模普及。”谢承瑞在旁笑道。
苏俄早早的就应用了棱刺,与棱刺的这种经济性分不开的,在战时条件下比较受欢迎。
此时战区的工业水平也是很差劲,并不比苏俄一战时期好多少。各种机器虽然运来,但还大部分都还没有投入生产,正在调试时期,正在建设的钢铁厂还没有开始生产钢铁,老钢厂的产钢数量更是很低,若不是有了电炉和加氧转炉还能生产出好钢材,恐怕连这些三棱刺都不一定能生产。
“幸好,司令提出的枪族的概念,可以让枪支成本大大的减少,要不然,这种枪我们生产起来也很吃力!”谢承瑞心中对孟享提出的这个枪族的方案还是佩服的。他当然不知道孟享脑海中又是金手指灵光一闪而已。
包括枪械图纸和各类枪械名次什么的,孟享都是通过猪战士和克隆工程师来代言出去的。毕竟他一知半解的,经不起询问。不过,这个枪族的概念却是他提出来的,至于原因,看看谢承瑞、伍德生等人佩服的眼光就知道了。
有了基地提供的各式枪械参考,综合汇总各种枪支的优缺点,只要huā费时间和精力,制造出更好枪械来也不算很难。但牵扯到以后的后勤和经济性,孟享必须要提前做准备。要不然现代战争下的枪林弹雨,收割的不仅仅是敌人的生命,而且也在自己身上割ròu。打仗拖垮了经济的很多。武器的生产和维护成本就显得格外重要。
孟享基地在手,生产打折扣,还有修理厂等维护维修。自然感觉不到压力,但他却也知道这些的重要性,所以才提出了枪族这个概念。
枪族也是标准化,模块化,可持续发展的一种表现形式。
标准化模块化对于大规模的生产使用来说,好处是显而易见的。美国人的流水线加工,也有标准模块化的影子存在,一下子就把汽车拉到了平民价格。
模块、标准等名词不仅意味着降低成本,而且也代表着易cào作。只要掌握了一种,就具有了通用性。一个个的模块可以组装拼凑来适应不同的环境。
美国的斯通纳正是受到了积木的启发,才在63年提出了这个积木拼凑式的m16枪族。苏俄人也随后推广了他们的7.62毫米的ak枪族。
而此时,孟享也早早的提出了枪族的概念。
第419章先锋一号突击步枪
“先锋一号突击步枪造出来了!”电话的另一头谢承瑞jī动的口气都震动的孟享的耳朵发痒。
他是兵工专业出身,因为前一段时间兵工系统缺人,他就调去了帮忙。一直在那里组织协调新武器的生产。
基地中的武器虽然便宜实惠,但如果发生了意外,没有自己军工体系的先锋军必然会很快的垮掉。系统的调整和完善自己的军工体系,是孟享此时忙碌的第二件事情。
“这就是先锋一号突击步枪?”孟享等人快速的赶到了在齐都附近的那所轻武器研究所。经过了重重哨卡后,他们在一个宽大的回忆中,见到了那三支先锋一号的样品。
“样子有些像冲锋枪?”旁边的范种看了看道。
“它吸取了不少冲锋枪的理念,和冲锋枪又有很大的不同。”旁边的谢承瑞解释道,“还是让我们的设计师伍德生来解释一下吧!”
一个脸上都篆刻着沉默的中! 年人站了起来,也没有那些客套话,直接开口道:
“它就是先锋一号甲式突击步枪。空枪重量削减到了4.2公斤,全枪长度是863公厘,使用的是新开发7*4.1公厘子弹。弹匣30发。有效距离在400米以内。……”伍德生一边摆nòng着其中一支样枪,脱口而出了一大堆的数据,顿时木讷的脸上神采飞扬,与刚才那个沉默寡言的样子判若两人。
他此时心中也是jī动万分。老家是上海青浦的他自小就随着在江南制造局内枪械修理所当技工的父亲,摆nòng那些枪械。可以说,从小那些就是他的玩具。长大后,他自己跑到了德国系统学习了兵器工业制造,处于小时候培养起的兴趣,他主要钻研了步枪枪械研究。
回国后,凭着扎实的学识,担任了原巩县兵工厂生产部技术处一级技术员,并参与了对máo瑟1924年式步枪复制工作,中正步枪的出现也有他多一份功劳。但因为他的孤僻和不合群,十余年了依旧是个技术员而已。
随着日本人的bī进,巩县兵工厂整体搬迁湖北汉阳。半路上运送的队伍遭遇鬼子战机轰炸,他被炸成了重伤。他自小伴随着冷冰冰的枪支机械长大的,孤僻没有几个朋友,同事间的感情也是很淡漠,受伤后没有人留下来照顾他,只是被安置在一民户家中疗养。
不久后,当地也被日本人占领。那个姚姓民户在鬼子劫掠中家破人亡,只逃出了一个半大小子,在先锋军占领新乡后,带着他投奔了过去。
在新乡遇到了先锋军的医疗队后,已经奄奄一息的他才被救活了下来。伤好后,也就留在了先锋军中。
先锋军需要大量的有技术的人,他的技术在那里得到了发挥的空间。周围一批克隆人比他还要沉默孤僻,他的性格反而显不出奇怪来了。这里也不需要投上级的所好,拍马溜须,只需要有真本事,就能积攒军功升职。
此时他已经是技术少校军衔了。这是先锋军为了区分那些战场厮杀将士的军功和文职一类军官军功而划定的军衔,诸如军医、兵工人员等的功劳大多数是以此而定。当然,孟享绝对不允许先锋军内部出现艺术家将军。军队就是军队,最重要的就是杀敌作战,暴力机器上的暴戾气息才是它最主要的体现。
就连那些宣传队,也逐渐调整到了政fǔ机构中去了。适当的分开,让军政慢慢的脱离,也为以后的政局稳定提前做好准备。
如论是哪一种,先锋军中都有战功记录方式。伍德生的少校军衔即使凭借着军功一点点积累起来的。
正是他的脱颖而出,才担负了先锋一号突击步枪的研制工作。
“这种瞄准系统,是柱状准星,u型缺口照门。闭锁采用的是枪机回转闭锁。……”伍德生不断解释着,旁边孟享含笑不语。这些东西他早就知道了,其中一些理念是他提供的。
二战后,世界形势发生了变化,战术思想也发生了变化,认为阵地攻防战的机会不多了,而战争的突然性、近战性、猛烈性、隐蔽性增强了。所以对步兵单人武器的要求是火力猛、命中率高、机动性好、动作可靠。这时,强烈呼唤的是突击步枪。
孟享知道只要后勤能跟上,以后绝对是自动突击步枪的天下。而恰恰借助着基地的他最不缺弹药,所以索米冲锋枪成了先锋军的标准武器。但冲锋枪用于战场作战,即使索米的精度再高,shè程上的短脚也是有些无奈。虽然有机枪和狙击手的配合研制远距离,但灵活性和活力猛的兼顾却是做不到。
而基地生产的那些二战突击步枪价格又比折价后的索米高不少,不合算。加上他内心深处一直想要摆脱基地的过度影响。所以他一上来就开始研制自动步枪。参照的对象就是ak-47。
ak—47太有名,即使孟享他这个伪军mí也翻看过一些相关记录。作为一个伪军mí,他虽然不知道原理,但那些名词还能蹦出几个,这些都给了那些研究人员以启发。他更是通过脑海中的印象,大致画出了ak-47的样子,虽然详细部位不能描述,但大致的样子还都勾画了出来。
为了能把脑海中的那些物体描绘的更加详细,最近孟享在空闲的时候,联系一下绘画,唐明月中西画技皆通,比孟享的半瓶醋要强多了。不需要请教那些大师,暂时和这个唐秘书一起写写画画,美人陪伴,精神也是一种放松。
ak-47的草图虽然不完整,但却是给了研究人员以方向性的提示,再加上基地提供的包括stg44突击步枪等的各类枪械的学习参考。仅仅半年的时间,新的枪械样品就出现了。
既然有金手指的光芒,就没有必要重复前人的老路。
他也知道ak-47的一些缺点。
ak-47为了突出shè击动作的可靠性,自动机运动能量偏大,shè击时产生强烈震动,难以cào枪,shè击精度稍差,点shè更难以掌握,该枪质量也偏重。
在丛林战和巷战的时候,7.62口径也有些偏大。中间威力弹的概念还没有发展,孟享已经开始考虑小口径子弹的问题了。
小口径化是个趋势,对于国人的体质来说,这也更加的方便,易cào作,精确度高,后勤上的好处就更不要多说了。
但战争千变万化,各种场合下不同的武器,发挥的作用是不一样的。500米以内,小口径还是很适合,但更大距离和更大的范围就很难说了。后世里经过几次战争,比如海湾和阿富汗战争,美军就对小口径步枪略有微词,很多场合下,不如7.62毫米的ak-47好用。尤其是随着防弹用具的发展,小口径子弹有些甚至都不能击穿那些高分子材料的避弹衣。所以,在后世多了一些小口径子弹不适合的纷争,美国更是又涌起了研制6.8和6.5口径系列枪械的风cháo。
世界上各大名枪各有优缺点,应该说枪械的各项指标很难完全兼顾。即使是小口径枪存在着一些缺点,但这丝毫不能掩饰它的优点,未来独领风sāo三四十年。毕竟现代化战争,才是真正的弹雨,比起枪弹的一点点性能提升来,后勤的重要性显得尤为突出。
只是,战争的情况复杂多变,为了后勤方便,一种口径打天下的做法已经被证明为行不通的。即使小口径最当红的时候,ak-47的穷人武器依旧打得美国人的屁股上屁股生烟。
能杀人的武器才是最合适的武器。
适合巷战的小口径的子弹并不一定适合二战的大规模战场,孟享很难把赌注全压在小口径枪弹上。不过,7.62口径的武器也证明了有些落后。所以孟享从后世的子弹口径之争中,想到了英国人二战后提出的曾与美国人争斗的7毫米子弹。
受到德国人的7.92*33毫米的中间威力弹的启发,苏俄人推出了7.62*39,英国人也经过了一番论证,提出了600米内最佳的枪弹组合口径,为.276或者说是.280,也即是最理想7*43毫米的子弹。他们认为越接近7毫米,这种优化性越好。
但当时主导了西方世界成为了新霸主的美国人依旧mí恋于大威力子弹,提出了7.62*63毫米。后来通过一番妥协,调整为了7.62*51毫米,但也否决了英国人的方案。
一种武器的评价好坏有时候就像人一样,并不一定是按照性能而来。政治的因素导致了美国人大获全胜,美国人的方案也就成为了北约的新标准。美国人的军火贩子们不需要调整太大,只需要低成本的改动,就可以把口袋装忙金币。
即使后世美国人提出了6.8毫米,其实也有一点7毫米的影子,只是美国人肯定不会认错的。
孟享倒不介意用一下,东方人的体型用7毫米反而比7.62毫米要更合适。再说7.62毫米的后坐力在连shè的时候还是偏大,7毫米相对小一些,虽然有效距离上或许有些缩短,但机枪和火炮坦克为主的战场上,这点距离并不算什么。现代战争大多数步兵交锋都是在400米以内。
或许7毫米比起小口径弹优点并不突出,但以后随着防弹衣等手段的应用,7毫米比小口径子弹更有发展前途。军工产业的庞大,想要随便改动口径很困难,牵扯利益太多了,还不如一开始就确定下一个合适的口径不断挖潜提升性能。
所以在经过多番测试后,7毫米胜出了6.5、6.8和7.62毫米的口径,成为了孟享决定自主发展的主要口径。
同时期,子弹长度的测试也已经决定了。孟享没有选择英国人的43的方案,在相差不多的情况下,孟享选择了41毫米。于是,在以后很多年令无数敌人sè变的7*41毫米的气死你弹就产生了。
“这是它的刺刀?”范种拿起了先锋一号突击步枪上安装的刺刀拿在手中仔细端详。过了半天才倒吸了一口冷气道:
“厉害啊!这个三棱的刺刀刺中了伤口一定很难处理!”
他说的是三棱刺刀。此时已经有不少棱刺出现,如俄国莫辛?纳甘1891式步枪的套筒式四棱刺刀,带着凹槽。也有的是平面,如比利时在上世纪20年代为华夏制造的一批c1920式三角棱刺。范种都见识过,但眼前这个三棱刺刀却又有了些不同。
他当然不知道这是以孟享提供的56式三棱刺的样图来改进的。
孟享对于56式三棱军刺是久闻大名,而且还曾亲眼见到过,对于那个看似灰白sè的杀人武器,在朋友的一番吹嘘下,印象格外深刻。所以,先锋一号突击步枪的刺刀就成了这个三棱刺刀。
“这种三棱刺的边角是钝的,头部也不是非常尖锐,成扁口螺丝刀的形状。这也是为了避免误伤使用者自身。它刺入人体之后形成的伤口并不象普通刀剑那样是切开的,而是硬撕开的,加上通常伤口都很深,难以缝合。三面都有放血的血槽。刺刀刺入人体后,由于疼痛和异物感,人体肌ròu会本能地进行收缩,紧紧包裹住刀体,加上充满血液的伤口对刺刀的吸附效应,会使得刺刀不易拔出。而有了血槽之后,血液就可以顺着刀身流出,而空气则沿着血槽进入,减少了伤口组织对刺刀的粘附作用,从而使得拔刀更加顺畅。”伍德生在旁边面不改sè的一点点的讲解着。
这些都是这半年来,经过了数百次的实验才得出的结果。甚至在小规模的战斗中,都已经实战了数次。
范种点了点头,拔刀的快慢在jī烈残酷的白刃格斗战中往往决定一个人的生死。这也许只有半秒钟的时间就可以从容回身,应对身后扑来的另一个敌人。同样的道理,白刃战中,一旦刺刀被卡住,那就是死亡的到来。所以一些有经验的老兵在刺杀时,会尽量避免以敌方的前xiōng为目标,因为这样刺刀很容易卡在肋骨中间。
他们会选择敌人的腹部。日本人个子矮,经验丰富,往往就喜欢用这一手。所以往往一些描写中,白刃战中肠子都拖出来的,或者塞进肠子去继续战斗的说法是比较真实的。不似后世一些影片中的刺刀训练,全部是朝着xiōng膛去的。一对一的时候,还可以。míhuò敌人也行,但在hún战中,那样的做法离死不远了。
“即使拔出来,这种三棱伤口确实很难自行愈合,必须进行手术缝合,要不然仅仅流血就能让人致死。”伍德生也是感慨了一句。冷兵器并没有随着热兵器的兴起完全消退,各种复杂情况下,人与人面对面的直接厮杀的情况不少,冷兵器自然也就长盛不衰。
唐药师等人都是心中倒吸冷气。这种东西刺进身体中,那样的伤口肯定能把血流干了。
“血槽的功能只是刺刀的次要作用,它的主要功能是减轻刺刀的重量,加强刀身的刚性。只有耐用的刺刀才是一把好战刀。”伍德生又解释道。他是他是技师,更多的是从结构角度来考虑。
“当然,这种棱刺功能单一,只能叫做刺,没有削割砍等功能。”伍德生略有些遗憾,基地提供了大量的枪械,各种刺刀的功能也是让人看huā了眼。但上级却是把主刺刀确定为这种三棱刺。
“不过为了应对一些其他情况,这里还有一个副刺刀!”他一边说着,一边又拿起了旁边的一个刀鞘,抽出了一把形状怪异的刺刀。这是一把综合了并一一指着作了解释,这种副刺刀,就像一把匕首一样,可砍,可削,可割,可以配合刀鞘剪铁丝网,还可以开罐头。靠近把手的地方甚至还像m98/05式那样,带有锯齿,一些情况下可以进行锯割树枝,甚至铁条。当年德国人的m98/05式经过宣传在一战时候获得了屠夫刺刀的称号,但它的战斗使用远不如工具使用的多。
这个锯齿和屠夫的不大一样,而是像后世的华夏的95式和美国的m9那样,锯齿的一侧经过了加宽并加工有细齿,可以当作锉刀使用。
这也是孟享提供的功能。随着机枪和迫击炮的出现,尤其是先锋军这样差不多人手一支手枪的规模。白刃战的刺刀拼杀已经是越来越少了。相反以后刺刀的多功能化倒是成为主流。所以才有了副刺刀的出现。
于是,先锋一号突击步枪上配的是主刺副刀,这也配合“刺刀”的字符顺序了。
“军刺能杀人就行!”孟享听他介绍完副刺刀后,点了点头却说道,无论什么情况下,武器制造出来主要的功能就是为了杀人。三棱刺的功能不需要多,只需要在战场上成为敌人的噩梦就可以了。虽说多功能刺刀以后是主流,但眼下,结实耐用、杀伤力强刺刀的基本功能还是杀人。
“其实棱刺还有一个很好的优点。就是它加工方便、成本低,可以很快大批制造出来。而副刀的成本太高,现在我们的生产能力还无法大规模普及。”谢承瑞在旁笑道。
苏俄早早的就应用了棱刺,与棱刺的这种经济性分不开的,在战时条件下比较受欢迎。
此时战区的工业水平也是很差劲,并不比苏俄一战时期好多少。各种机器虽然运来,但还大部分都还没有投入生产,正在调试时期,正在建设的钢铁厂还没有开始生产钢铁,老钢厂的产钢数量更是很低,若不是有了电炉和加氧转炉还能生产出好钢材,恐怕连这些三棱刺都不一定能生产。
“幸好,司令提出的枪族的概念,可以让枪支成本大大的减少,要不然,这种枪我们生产起来也很吃力!”谢承瑞心中对孟享提出的这个枪族的方案还是佩服的。他当然不知道孟享脑海中又是金手指灵光一闪而已。
包括枪械图纸和各类枪械名次什么的,孟享都是通过猪战士和克隆工程师来代言出去的。毕竟他一知半解的,经不起询问。不过,这个枪族的概念却是他提出来的,至于原因,看看谢承瑞、伍德生等人佩服的眼光就知道了。
有了基地提供的各式枪械参考,综合汇总各种枪支的优缺点,只要huā费时间和精力,制造出更好枪械来也不算很难。但牵扯到以后的后勤和经济性,孟享必须要提前做准备。要不然现代战争下的枪林弹雨,收割的不仅仅是敌人的生命,而且也在自己身上割ròu。打仗拖垮了经济的很多。武器的生产和维护成本就显得格外重要。
孟享基地在手,生产打折扣,还有修理厂等维护维修。自然感觉不到压力,但他却也知道这些的重要性,所以才提出了枪族这个概念。
枪族也是标准化,模块化,可持续发展的一种表现形式。
标准化模块化对于大规模的生产使用来说,好处是显而易见的。美国人的流水线加工,也有标准模块化的影子存在,一下子就把汽车拉到了平民价格。
模块、标准等名词不仅意味着降低成本,而且也代表着易cào作。只要掌握了一种,就具有了通用性。一个个的模块可以组装拼凑来适应不同的环境。
美国的斯通纳正是受到了积木的启发,才在63年提出了这个积木拼凑式的m16枪族。苏俄人也随后推广了他们的7.62毫米的ak枪族。
而此时,孟享也早早的提出了枪族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