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埋下伏兵待惊雷
推荐阅读:夜的命名术、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逆鳞、银狐
浩南小说网 www.hnnys.com,最快更新一品公卿最新章节!
窗外鸟雀喳喳,还传来母亲早起的声音,林三洪醒来的第一眼就看见月娘正伏在自己胸口,一只粉臂搭在肩上,露出胸口的一片雪白,正腻腻的笑着:“老爷再躺一会子的吧,再陪奴躺一小会儿的吧……”
新婚男女,最是贪恋这一刻的温存,二人相拥着说着情话,回味昨夜惊涛骇浪的妙趣,又在床上腻了片刻,这才起床。
月娘披着件子中衣,开了门唤贴身的陪嫁丫鬟:“大香,小香,死丫头起了没有?快来伺候老爷更衣!”
“来了,来了!”两个伶俐的小丫鬟捧着面盆手巾进来。
大户人家的姑娘都有这种陪嫁的丫鬟,这种小丫鬟多是从小就伺候小姐的下人,早就使唤惯了,知道的事情也多。俩小丫鬟看到房中的凌乱狼藉,隐隐约约还能嗅到残存的花香水气,自然而然就可以想象到昨夜的**,小脸儿一红,一个伺候月娘净面梳妆,一个则服侍林三洪起床穿衣。
这俩丫鬟年纪相仿样貌酷似,也分不出哪个是大香哪个是小香。林三洪也没有心思的理会这些,舒服惬意的在小丫鬟的服侍下起床穿衣。
这种完全是用人堆砌起来的享受果然舒畅,根本就不用动手已穿戴整齐。
夫妇二人洗漱梳妆完毕,其中一个小丫鬟脆生生的说道:“姑爷小姐,老夫人已备好了饭食……”
“死丫头,”月娘笑骂了一声道:“总是记不住,以后要叫老爷夫人,不许再说什么姑爷小姐。”
“婢子记下了。”小丫鬟低眉顺目的说道:“老夫人已经嘱咐过了,等着老爷夫人开饭呢。”
“这就过去。”
因为素有新人三日不下厨的风俗,所以母亲已经做好了饭菜,摆在堂屋里等了。
夫妇二人进了堂屋,很正式的给母亲问安问吉,才现春桃居然也在座。
想来是昨天的婚礼太忙,春桃才没有回家,直接宿在母亲房中了。
月娘为人平和性情温良,但是对待春桃却是另外一种态度。自从敬茶之事被春桃搅闹了之后,月娘就一直耿耿于怀,最恶的就是这个钱家丫头,也没有和她说话……
母亲看在眼里,微微一笑并不言语:年轻人么,总是气盛一些,也不算个什么。
春桃低着头叫了一声“三洪哥哥”之后,犹豫着摸出一方布帕子对月娘说道:“杜……嫂子安好,昨日是三洪哥哥和嫂子的大喜之日,我本想送点礼物的,可手里也没有银钱,置办不起什么像样的物件。这些日子一直在绣这个鸳鸯戏水的布巾子,原想是给嫂子和哥哥做枕用,因为我手拙,实在不能及时完工,昨晚赶了一夜的工,阿娘又帮我绣了几针,勉强算是赶出来了……”
母亲也给春桃帮腔:“为了这个物件,春桃摆弄了好几天,手指肚都被针扎了十几回。昨晚又忙了一宿,东西虽小,也是一番心意,月娘还不收起来?”
“是,遵婆婆的意思。”虽然极恶春桃,可眼看着这个丫头叫自己“嫂子”,等于是低头认错了,月娘的心里也小小的满足了一回,收起春桃刺绣的布巾子,不冷不热的说道:“春桃妹子有心了,我箱子里还有十几二十块更好的丝巾,一我取出来返送于春桃妹子……”
春桃虽不是母亲亲生,可也是在林家长大,又叫了月娘“嫂子”,名义上来说也算是月娘的小姑了。这两个女人明显是不怎么和睦,看来姑嫂之间会有很多故事呢!
林三洪似乎没有意识到两个女人的心思,若有所思的问道:“屠宰一口肥猪,能赚多少钱?”
春桃家里就是杀猪宰羊的屠户,这个问题自然是问她。
这样的问题对于春桃来说就是最基本的常识,随口说道:“一口两百斤的大肥猪,需从年头喂养到年尾,一年方才长肥。屠宰的话,可以得净肉一百四十斤上下。卖肉所得勉强可以抵消喂养肥猪的本钱,所有的赚头都在猪头、猪蹄和下水那里出,其实也赚不了多少……”
“嗯,原来是这样。”林三洪又问身边的月娘:“一斤稻谷加工成白米,可赚多少?”
天丰杜家经营粮米已有数代,对于这样的问题自然是熟的不能再熟,这样的账目就算是睡梦之中月娘也不会说错了。正是因为有几代人的经验积累和精密计算,月娘的回答则要专业的多,也细致的多:“一百斤浙南稻,可出糙米八十三斤四两,再加工成精米,可得八十一斤七两,若是达不到这个数字,就是加工太粗,要想法子改进,否则就要亏本。无论是江南的稻米还是北方的麦椒,要想靠加工赚钱根本就不可能。收粮卖米都赚不到钱,真正的赚头也就是从加工剩下的那几斤碎米、粉糊、米糠处来出,积少成多也就有得利。除非是遇到特殊的年景,可以依靠囤积赚钱之外,几乎所有的粮食买卖都要快进快出积少成多!”
无论是单纯的农业种植还是畜牧业养殖,辛辛苦苦一年到头,能混个温饱就已经是天照应了。即使是想做进一步的加工,多赚几个铜钱,要是没有相当规模的职业化生产,不仅赚不到很可能还会亏钱。男耕女织的社会形态已经传承了几千年,不是说哪个有本事的拍拍脑瓜就能改变的。但是随着生产技术的改进,尤其是江南织造行业的盛行,已经有很多老百姓开始摆脱单纯的小农生产方式,开始尝试着进入作坊打短工,赚几个贴补家用的铜钱。
无论是缫丝还是纺织,本身并没有多少技术含量,关键是所需成本太高,需要形成一定程度的规模才能赚到钱。而这些行业无疑都是属于劳动密集型,需要大量人工的堆积,尤其是缫丝,处于行业的中游,上承桑蚕下接纺织,最符合林三洪的想法。
林三洪放下饭碗:“看来缫丝的事情值得好好的做一做,母亲大人以为如何?”
母亲笑了笑:“我儿已成家,不必事事问我,你和月娘商量着办吧,为娘的也老了,能守着小店已很知足,至于你,若是能做出一番强爷胜祖的大事业,我才是最欢喜见到的呢……”
作者的话:看到很多熟悉的Id,感谢新老读者的支持。
窗外鸟雀喳喳,还传来母亲早起的声音,林三洪醒来的第一眼就看见月娘正伏在自己胸口,一只粉臂搭在肩上,露出胸口的一片雪白,正腻腻的笑着:“老爷再躺一会子的吧,再陪奴躺一小会儿的吧……”
新婚男女,最是贪恋这一刻的温存,二人相拥着说着情话,回味昨夜惊涛骇浪的妙趣,又在床上腻了片刻,这才起床。
月娘披着件子中衣,开了门唤贴身的陪嫁丫鬟:“大香,小香,死丫头起了没有?快来伺候老爷更衣!”
“来了,来了!”两个伶俐的小丫鬟捧着面盆手巾进来。
大户人家的姑娘都有这种陪嫁的丫鬟,这种小丫鬟多是从小就伺候小姐的下人,早就使唤惯了,知道的事情也多。俩小丫鬟看到房中的凌乱狼藉,隐隐约约还能嗅到残存的花香水气,自然而然就可以想象到昨夜的**,小脸儿一红,一个伺候月娘净面梳妆,一个则服侍林三洪起床穿衣。
这俩丫鬟年纪相仿样貌酷似,也分不出哪个是大香哪个是小香。林三洪也没有心思的理会这些,舒服惬意的在小丫鬟的服侍下起床穿衣。
这种完全是用人堆砌起来的享受果然舒畅,根本就不用动手已穿戴整齐。
夫妇二人洗漱梳妆完毕,其中一个小丫鬟脆生生的说道:“姑爷小姐,老夫人已备好了饭食……”
“死丫头,”月娘笑骂了一声道:“总是记不住,以后要叫老爷夫人,不许再说什么姑爷小姐。”
“婢子记下了。”小丫鬟低眉顺目的说道:“老夫人已经嘱咐过了,等着老爷夫人开饭呢。”
“这就过去。”
因为素有新人三日不下厨的风俗,所以母亲已经做好了饭菜,摆在堂屋里等了。
夫妇二人进了堂屋,很正式的给母亲问安问吉,才现春桃居然也在座。
想来是昨天的婚礼太忙,春桃才没有回家,直接宿在母亲房中了。
月娘为人平和性情温良,但是对待春桃却是另外一种态度。自从敬茶之事被春桃搅闹了之后,月娘就一直耿耿于怀,最恶的就是这个钱家丫头,也没有和她说话……
母亲看在眼里,微微一笑并不言语:年轻人么,总是气盛一些,也不算个什么。
春桃低着头叫了一声“三洪哥哥”之后,犹豫着摸出一方布帕子对月娘说道:“杜……嫂子安好,昨日是三洪哥哥和嫂子的大喜之日,我本想送点礼物的,可手里也没有银钱,置办不起什么像样的物件。这些日子一直在绣这个鸳鸯戏水的布巾子,原想是给嫂子和哥哥做枕用,因为我手拙,实在不能及时完工,昨晚赶了一夜的工,阿娘又帮我绣了几针,勉强算是赶出来了……”
母亲也给春桃帮腔:“为了这个物件,春桃摆弄了好几天,手指肚都被针扎了十几回。昨晚又忙了一宿,东西虽小,也是一番心意,月娘还不收起来?”
“是,遵婆婆的意思。”虽然极恶春桃,可眼看着这个丫头叫自己“嫂子”,等于是低头认错了,月娘的心里也小小的满足了一回,收起春桃刺绣的布巾子,不冷不热的说道:“春桃妹子有心了,我箱子里还有十几二十块更好的丝巾,一我取出来返送于春桃妹子……”
春桃虽不是母亲亲生,可也是在林家长大,又叫了月娘“嫂子”,名义上来说也算是月娘的小姑了。这两个女人明显是不怎么和睦,看来姑嫂之间会有很多故事呢!
林三洪似乎没有意识到两个女人的心思,若有所思的问道:“屠宰一口肥猪,能赚多少钱?”
春桃家里就是杀猪宰羊的屠户,这个问题自然是问她。
这样的问题对于春桃来说就是最基本的常识,随口说道:“一口两百斤的大肥猪,需从年头喂养到年尾,一年方才长肥。屠宰的话,可以得净肉一百四十斤上下。卖肉所得勉强可以抵消喂养肥猪的本钱,所有的赚头都在猪头、猪蹄和下水那里出,其实也赚不了多少……”
“嗯,原来是这样。”林三洪又问身边的月娘:“一斤稻谷加工成白米,可赚多少?”
天丰杜家经营粮米已有数代,对于这样的问题自然是熟的不能再熟,这样的账目就算是睡梦之中月娘也不会说错了。正是因为有几代人的经验积累和精密计算,月娘的回答则要专业的多,也细致的多:“一百斤浙南稻,可出糙米八十三斤四两,再加工成精米,可得八十一斤七两,若是达不到这个数字,就是加工太粗,要想法子改进,否则就要亏本。无论是江南的稻米还是北方的麦椒,要想靠加工赚钱根本就不可能。收粮卖米都赚不到钱,真正的赚头也就是从加工剩下的那几斤碎米、粉糊、米糠处来出,积少成多也就有得利。除非是遇到特殊的年景,可以依靠囤积赚钱之外,几乎所有的粮食买卖都要快进快出积少成多!”
无论是单纯的农业种植还是畜牧业养殖,辛辛苦苦一年到头,能混个温饱就已经是天照应了。即使是想做进一步的加工,多赚几个铜钱,要是没有相当规模的职业化生产,不仅赚不到很可能还会亏钱。男耕女织的社会形态已经传承了几千年,不是说哪个有本事的拍拍脑瓜就能改变的。但是随着生产技术的改进,尤其是江南织造行业的盛行,已经有很多老百姓开始摆脱单纯的小农生产方式,开始尝试着进入作坊打短工,赚几个贴补家用的铜钱。
无论是缫丝还是纺织,本身并没有多少技术含量,关键是所需成本太高,需要形成一定程度的规模才能赚到钱。而这些行业无疑都是属于劳动密集型,需要大量人工的堆积,尤其是缫丝,处于行业的中游,上承桑蚕下接纺织,最符合林三洪的想法。
林三洪放下饭碗:“看来缫丝的事情值得好好的做一做,母亲大人以为如何?”
母亲笑了笑:“我儿已成家,不必事事问我,你和月娘商量着办吧,为娘的也老了,能守着小店已很知足,至于你,若是能做出一番强爷胜祖的大事业,我才是最欢喜见到的呢……”
作者的话:看到很多熟悉的Id,感谢新老读者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