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南小说网 > 洪武大明:吾儿怎么还不造反 > 第七十章 朱雄英出生啦!(求票)
第七十章 朱雄英出生啦!(求票)
推荐阅读:夜的命名术、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逆鳞、银狐
浩南小说网 www.hnnys.com,最快更新洪武大明:吾儿怎么还不造反最新章节!
朱桓终究还是死了,死在了老百姓们的唾骂里。
朱六九还试图来一次劫法场,不过人才刚到就被朱元璋身边的侍卫给拦了下来,看到朱桓被砍头的那一刹那,朱六九当即就昏死了过去,纵然是朱元璋,看到自己从小到大的哥哥,竟被自己绝了后,也是有点不忍心看下去。
待到法场行刑结束,朱元璋便回去了驿站之中了。
砍头,凌迟这种血腥的玩意,朱启当然是没有什么兴趣的,也跟着朱元璋回去了驿站。
朱元璋自己在房间里没出来,朱启也没去打扰,寻思着啥时候回去应天府,当天晚上朱元璋便把自己给喊到屋子里去了。
朱启才刚进去,就见到朱元璋坐在老爷椅上,脸上也没有表情,不怒自威,朱启心头一颤,就听朱元璋抬手说了一声:
“你过来。”
朱启硬着头皮走过去行了一礼,就见到朱元璋说道:
“我思来想去,这招数,郑士元那耿直的家伙是想不出来的,也就只有你个兔崽子能拿这个方法来劝谏我了。”
朱启听这话就知道朱元璋肯定是什么都知晓了,想想也是,人家可是元末乱世里问鼎中原,统一天下的洪武大帝,什么阴谋诡计没见识过啊,即便是当时没看出来,事后自己分析分析,再加上没准还有暗哨情报之类的,要是不知道才有鬼呢。
越是要挨揍的时候,朱启越是头脑清楚,不卑不亢的说道:
“爹,您曾经说过,既为了天下,那只能舍弃了家了,您杀了朱桓,纵然是对不起朱皇叔,但您对得起天下万民,对得起大明江山,更对得起咱们朱家天下!”
朱元璋听了微微一笑,说道:
“你这么做我也多少能够猜到缘由,你是不是看那郑士元正直,怕他触怒我,我会杀了他?”
朱启没想到朱元璋连这个猜到了,尴尬的笑了笑没有说话,也算是默认了。
朱元璋继续说道:
“郑士元此人,为官刚正廉洁,行事一丝不苟,有唐朝魏征的风骨,若有他在身旁,就如同一面镜子,时刻可以反躬自省,你既已元服,以后是要去当塞王的人,身边总得有个人能时刻提醒你的职责,从今天起,这郑士元就留在你身边当长吏,你以后也多跟他学学圣人的道理。”
“啊?”
这辽王长吏就相当于自己的导师一样的职位,朱启听了一愣,朱元璋看到朱启的表情,胡子一吹,瞪眼道:
“唐太宗称魏征甚是妩媚,郑士元的妩媚不输魏征,我将此人留给你,怎的,你还不乐意啊?”
历史上,唐太宗评价魏征妩媚,自然不是说他娘娘腔,而是因为有了魏征这样敢说话的谏臣,而心情极好才如此说的,朱元璋将郑士元比作魏征,可想而知朱元璋对于郑士元的评价也是极高的。
可惜的是历史上的郑士元,并未如同魏征那般坐到极高的位置,但无论是官场还是民间,对郑士元的历史评价都是非常高的。
但对于朱启来说,帮助名臣是一回事,但把这样一个如同魏征一般的名臣放在自己身边,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啊!
这郑士元之前可是还想着去跟朱元璋说,你不杀朱桓,不如从今往后加一条法律,皇亲国戚犯法可以减轻罪责好了。
好家伙,这年头谁敢对朱元璋说这等话啊?刘伯温那种直性子的也得拐着弯说话吧?
一想到郑士元这死脑筋的家伙要留在自己身边当长吏,朱启就有点脑壳疼,自己这天天摸鱼的性子,还不得被他喷死啊?
朱启赶忙拱手说道:
“爹,我觉得郑士元有大才,这样敢于直言纳谏的人,在朝堂之上实在是不多,应该将郑士元放去东宫,辅佐大哥才是啊,放在我这里,实在是大材小用了啊。”
朱启说得有理有据,但朱元璋摇了摇头,道:
“你大哥身边的能臣不少了,而且他耳根子软,说话的人多了,反倒是容易没了主见,这事情就这么定下来了,你也早早回去休息,明日我们启程,返回应天府。”
朱元璋都说到这份上了,自己还能说啥呢,只能恭恭敬敬的退出去了。
到了第二天一早,朱启便和朱元璋一同启程返回应天府去了,至于老皇叔朱六九的情况,朱启就没去多管了,反正是好不了的。
这皇帝和王爷出行,一路上自然是浩浩荡荡的一大批人跟着的,百姓们一瞧见这架势,就知道是辽王和皇帝要回去了,一个个的全都跑了出来,在街道两旁夹道欢送,口中还山呼万岁。
朱启坐在马车里,看着外面的百姓们心中感慨不已,心想着若是天底下都没有贪官污吏就好了,但实际上,又哪有这么简单的事情呢?
——————
只花了一天的时间,朱启便跟着朱元璋回到了应天府。
才刚刚回来,便听到了一个好消息,太子朱标的第一个孩子出生了,朱启还跟着朱棣一起去看了看刚出生一天的小宝宝。
朱元璋也是大为高兴,亲自提笔起名为——朱雄英。
至于说为何朱雄英的名字没带火字旁,那是因为《皇明祖训》这时候还没编纂出来呢,当然就没有偏旁部首的要求了。
不过看着可爱的小宝宝,朱启看着可爱,但也是一阵担忧,历史上的朱雄英只活了八岁就夭折了,马皇后也因此一病不起,不久之后也跟着去世了。
白发人送黑发人这样的人伦惨剧,朱启自然是不希望发生在自己家里的,但朱雄英的死因,正史里面其实没有任何的详细记载,只说是因病夭折。
朱启又不是医生,就算是想帮朱雄英瞧一瞧,那也是有心无力,也只能寻思着,等他长大一点之后,再教教他自己会的那些养生知识,希望他保重身体,多喝热水。
毕竟是我的亲侄子呢。
太子朱标自然是最高兴的那个,又多了一个新的身份,那就是父亲。
但高兴之余,他也没忘记询问朱启有关定远的事情,毕竟朱元璋去往定远之后,朱标就知道露馅了,但他身为太子,还有实际上的监国职权,就算是想跟着朱元璋一起去定远县也没得办法。
听到朱启说完了来龙去脉,朱标也是哀叹了一声,评价了一句“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啊”。
朱标和朱桓两人显然是有兄弟感情的,朱桓或许曾经也是天真烂漫过的少年,但终究是被权欲给腐蚀了个干干净净,这不禁让朱启有点警醒,自己身为大明的王爷,可千万不能犯了朱桓这样的错误啊。
洪武七年的最后十来天,大明应天府的皇城,便在朱雄英出生的喜悦中悄然度过。
很快,便到了除夕那一天……
————
(求票)
朱桓终究还是死了,死在了老百姓们的唾骂里。
朱六九还试图来一次劫法场,不过人才刚到就被朱元璋身边的侍卫给拦了下来,看到朱桓被砍头的那一刹那,朱六九当即就昏死了过去,纵然是朱元璋,看到自己从小到大的哥哥,竟被自己绝了后,也是有点不忍心看下去。
待到法场行刑结束,朱元璋便回去了驿站之中了。
砍头,凌迟这种血腥的玩意,朱启当然是没有什么兴趣的,也跟着朱元璋回去了驿站。
朱元璋自己在房间里没出来,朱启也没去打扰,寻思着啥时候回去应天府,当天晚上朱元璋便把自己给喊到屋子里去了。
朱启才刚进去,就见到朱元璋坐在老爷椅上,脸上也没有表情,不怒自威,朱启心头一颤,就听朱元璋抬手说了一声:
“你过来。”
朱启硬着头皮走过去行了一礼,就见到朱元璋说道:
“我思来想去,这招数,郑士元那耿直的家伙是想不出来的,也就只有你个兔崽子能拿这个方法来劝谏我了。”
朱启听这话就知道朱元璋肯定是什么都知晓了,想想也是,人家可是元末乱世里问鼎中原,统一天下的洪武大帝,什么阴谋诡计没见识过啊,即便是当时没看出来,事后自己分析分析,再加上没准还有暗哨情报之类的,要是不知道才有鬼呢。
越是要挨揍的时候,朱启越是头脑清楚,不卑不亢的说道:
“爹,您曾经说过,既为了天下,那只能舍弃了家了,您杀了朱桓,纵然是对不起朱皇叔,但您对得起天下万民,对得起大明江山,更对得起咱们朱家天下!”
朱元璋听了微微一笑,说道:
“你这么做我也多少能够猜到缘由,你是不是看那郑士元正直,怕他触怒我,我会杀了他?”
朱启没想到朱元璋连这个猜到了,尴尬的笑了笑没有说话,也算是默认了。
朱元璋继续说道:
“郑士元此人,为官刚正廉洁,行事一丝不苟,有唐朝魏征的风骨,若有他在身旁,就如同一面镜子,时刻可以反躬自省,你既已元服,以后是要去当塞王的人,身边总得有个人能时刻提醒你的职责,从今天起,这郑士元就留在你身边当长吏,你以后也多跟他学学圣人的道理。”
“啊?”
这辽王长吏就相当于自己的导师一样的职位,朱启听了一愣,朱元璋看到朱启的表情,胡子一吹,瞪眼道:
“唐太宗称魏征甚是妩媚,郑士元的妩媚不输魏征,我将此人留给你,怎的,你还不乐意啊?”
历史上,唐太宗评价魏征妩媚,自然不是说他娘娘腔,而是因为有了魏征这样敢说话的谏臣,而心情极好才如此说的,朱元璋将郑士元比作魏征,可想而知朱元璋对于郑士元的评价也是极高的。
可惜的是历史上的郑士元,并未如同魏征那般坐到极高的位置,但无论是官场还是民间,对郑士元的历史评价都是非常高的。
但对于朱启来说,帮助名臣是一回事,但把这样一个如同魏征一般的名臣放在自己身边,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啊!
这郑士元之前可是还想着去跟朱元璋说,你不杀朱桓,不如从今往后加一条法律,皇亲国戚犯法可以减轻罪责好了。
好家伙,这年头谁敢对朱元璋说这等话啊?刘伯温那种直性子的也得拐着弯说话吧?
一想到郑士元这死脑筋的家伙要留在自己身边当长吏,朱启就有点脑壳疼,自己这天天摸鱼的性子,还不得被他喷死啊?
朱启赶忙拱手说道:
“爹,我觉得郑士元有大才,这样敢于直言纳谏的人,在朝堂之上实在是不多,应该将郑士元放去东宫,辅佐大哥才是啊,放在我这里,实在是大材小用了啊。”
朱启说得有理有据,但朱元璋摇了摇头,道:
“你大哥身边的能臣不少了,而且他耳根子软,说话的人多了,反倒是容易没了主见,这事情就这么定下来了,你也早早回去休息,明日我们启程,返回应天府。”
朱元璋都说到这份上了,自己还能说啥呢,只能恭恭敬敬的退出去了。
到了第二天一早,朱启便和朱元璋一同启程返回应天府去了,至于老皇叔朱六九的情况,朱启就没去多管了,反正是好不了的。
这皇帝和王爷出行,一路上自然是浩浩荡荡的一大批人跟着的,百姓们一瞧见这架势,就知道是辽王和皇帝要回去了,一个个的全都跑了出来,在街道两旁夹道欢送,口中还山呼万岁。
朱启坐在马车里,看着外面的百姓们心中感慨不已,心想着若是天底下都没有贪官污吏就好了,但实际上,又哪有这么简单的事情呢?
——————
只花了一天的时间,朱启便跟着朱元璋回到了应天府。
才刚刚回来,便听到了一个好消息,太子朱标的第一个孩子出生了,朱启还跟着朱棣一起去看了看刚出生一天的小宝宝。
朱元璋也是大为高兴,亲自提笔起名为——朱雄英。
至于说为何朱雄英的名字没带火字旁,那是因为《皇明祖训》这时候还没编纂出来呢,当然就没有偏旁部首的要求了。
不过看着可爱的小宝宝,朱启看着可爱,但也是一阵担忧,历史上的朱雄英只活了八岁就夭折了,马皇后也因此一病不起,不久之后也跟着去世了。
白发人送黑发人这样的人伦惨剧,朱启自然是不希望发生在自己家里的,但朱雄英的死因,正史里面其实没有任何的详细记载,只说是因病夭折。
朱启又不是医生,就算是想帮朱雄英瞧一瞧,那也是有心无力,也只能寻思着,等他长大一点之后,再教教他自己会的那些养生知识,希望他保重身体,多喝热水。
毕竟是我的亲侄子呢。
太子朱标自然是最高兴的那个,又多了一个新的身份,那就是父亲。
但高兴之余,他也没忘记询问朱启有关定远的事情,毕竟朱元璋去往定远之后,朱标就知道露馅了,但他身为太子,还有实际上的监国职权,就算是想跟着朱元璋一起去定远县也没得办法。
听到朱启说完了来龙去脉,朱标也是哀叹了一声,评价了一句“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啊”。
朱标和朱桓两人显然是有兄弟感情的,朱桓或许曾经也是天真烂漫过的少年,但终究是被权欲给腐蚀了个干干净净,这不禁让朱启有点警醒,自己身为大明的王爷,可千万不能犯了朱桓这样的错误啊。
洪武七年的最后十来天,大明应天府的皇城,便在朱雄英出生的喜悦中悄然度过。
很快,便到了除夕那一天……
————
(求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