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南小说网 > 大明:我从现代运物资 > 第78章 形势严峻
第78章 形势严峻
推荐阅读:夜的命名术、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逆鳞、银狐
浩南小说网 www.hnnys.com,最快更新大明:我从现代运物资最新章节!
两人交流到这,赵知来就将来到井坪的前后脉络梳理了一下。
先是朝廷设置了平虏兵备道,重新划分各道辖区,再就是派他来担任兵备佥事。
或许,赵知来无意侵犯了某位大佬的利益,或许,阻挡了利益集团的财路。
对手就想将赵知来除而后快。
那些人本来同蒙古各部就存在联系,于是暗中勾结,引蒙古骑兵进来,想借蒙古人之手将其消灭。
只是没想到赵知来后手不少,蒙古骑兵一败涂地,仓皇逃走,那些人只能铤而走险,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派出边军,稍加伪装,誓要将赵知来剪除。
谁知道最后还是失败了。
赵知来估计,对方不会善罢甘休,铁定会有后招。
但一时想不出对方将会使用何种手段。
其实,还有一点赵知来并没有想清楚,那些步卒名义上是来支援井坪,消灭蒙古骑兵,后误认为井坪已经被占领……对方已经想好了各种退路。
就在这个时候,憨娃一行回到了井坪城,而憨娃直接冲进衙署,将探听的事情一一告知。
“我找到一位老汉,他告诉我,进城那些人都是各家杂役,包括介休范家……”
赵知来听着憨娃的讲述,想起了明末晋商的资料。
后金、蒙古、范家……
史料记载,范家曾同后金暗通款曲,倒卖战略物资,提供情报,而张家口就是边贸重镇。
其实另一个地方也是晋商重要活动地点。
那就是杀虎口。
俗话说“东有张家口,西有杀虎口”,由此可见,杀虎口的地位毋庸置疑。
而井坪城又是三晋大地与杀虎口的咽喉要道。
倘若不通过井坪城,向东北走盆地,绕道大同,再拐进杀虎口,距离要多上五六倍。
如此一来,井坪城牵扯的利益很深。
说不定就挡住了那些人的物资通道。
突然之间,赵知来发现一阵寒风扑来,感到脊背发凉,周围貌似都是敌人,风雨欲来。
“咳……”
屋内传来轻微的咳嗽,那位幸存的战士终于清醒过来。
而他所说的事再次印证赵知来的判断……
对于如此严峻的形势,赵知来迫切需要提高自保能力。
一是建城,提高井坪城防御。
只要将井坪城修得如同铁桶,就很难从外面攻破,更何况,他可从现代运送物资,就相当于立于不败之地。
但建城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所以,除了防御问题,就要有武装力量,而家丁部队规模尚小,守城不行。
幸好是张罗运所部还能驻留一段时间。
那他们离开之后,又将如何呢?后果不言而喻,所以,赵知来要想办法将其留下,多撑一段时间。
只是转念一想,何不将其收编?
赵知来突然觉得想法不错,相信能够收编那些士兵,且难度不大,无非就是一个利字而已。
考虑一番,赵知来决定“买”下那些士兵,只要价码合适,相信张罗运会点头,总兵钱中选也会同意。
那到底多少价码合适呢?
赵知来心里想好了价码,准备邀请张罗运谈谈。
于是又在衙署招待了他。
自从上次见面之后,赵知来送了张罗运那个玻璃杯,他就宝贝得不得了。
时常趁着无人之际,偷偷拿出观摩一番,每看一次,他心里都充满火热,同时想起赵知来,觉得兵备大人不错。
所以,张罗运见到赵知来后,对他那是更加恭敬。
“大人,不知召卑职前来何事,只要大人知会一声,卑职必定全力办妥。”
赵知来满脸都是笑容。
“将军,这几日风云突变,你我皆是心神俱累,故请将军前来一坐,品茗喝茶,放松心神而已。”
然后,双方自是笑着相互客气,接着就落座开始喝茶。
赵知来在走上前去,亲自给张罗运斟了一杯茶,偶然说道:“这杯太华茶倒是清香扑鼻,一下子勾起本官的心绪,那些往事真乃记忆犹新。”
不出意外,张罗运顺口问道:“大人,卑职甚至好奇,何事让你记忆犹新?”
赵知来笑了一笑。
“此事还得从这醒茶之法说起,它让本官想起了一位茶道老师。”
张罗运问道:“哦,那大人的尊师是……”
赵知来并没有吊人胃口,直接说了出来。
“鄙人茶道老师就是孙承宗,孙大人,还记得跟孙大人喝茶,因为没有醒茶,孙大人很是生气,骂我暴殄天物,但教会我不少茶道之事,令我至今难忘。”
张罗运心下一动,难怪总兵大人同意派兵护送,这里面,恐怕不只粮食问题,而孙大人肯定起了不小的作用。
只是不知道这位兵备佥事跟孙大人又是何种关系。
张罗运暗自推测,既然能坐在一起喝茶,那关系也就不太简单。
念头转了一圈,张罗运对赵知来更加热情了,双方一下子亲近了不少。
两人聊了一段时间。
赵知来突然说道:“将军,本官有一事想要拜托将军,不知将军……”
张罗运跟很多武人一样,都是单线条,所以对赵知来的拜托,答应得很豪爽:“大人,请尽管开口,卑职一定照办。”
赵知来笑了笑,没有跟他客气。
“本官希望,将军留下所部士兵,留在井坪,不知将军意下如何?”
猛一听到赵知来的话,张罗运愣在当场:“留下士兵,此话怎讲?”
赵知来解释一番:“本官想将军所部留下,编入井坪守军之列。”
张罗运脸色豁然大变,打翻茶杯,后退几步,一下子将刀抽了出来,对着赵知来。
赵知来心里不由地苦笑,对方还真是武人性子。
同一时刻,兴许是听见动静,赵雁带着卫兵冲了进来,将张罗运团团围住。
张罗运警惕地看着四周,脸色变得相当难看。
“大人,卑职所部乃朝廷正军,难道大人想砍了卑职,强行收编,就不怕朝廷兴师问罪?”
“将军误会本官了,”赵知来连忙打着圆场,“赵雁,还不带人退下。”
“是!”赵雁让属下将刀都收了起来,只是没有退出房间,都站到了一旁,防止张罗运暴起发难。
赵知来没有管赵雁的自作主张,明白他也是担心自己的安危。
而且做得不错。
赵知来继续解释道:“将军,何不先将武器放下,听本官一言,你就会消除误解。”
形势比人强,张罗运将刀收了起来,但他默不作声,等着赵知来的解释。
赵知来并不介意张罗运的态度。
任谁听到对方要搞走自己的部队,哪会还有好脸色面对那个人。
所以,赵知来说话也没有迂回,直接说出了自己的价码:“只要将军同意,让所部士兵加入井坪守军,本官将为你军补贴钱粮,每人五十两。”
赵知来的话让张罗运的思维短暂停顿了两秒。
“多少银子?”
“每位士兵五十两。”
张罗运眼睛一眯,他被这巨大手笔晃了一下,一时没有反应过来。
至于为何提出这个价码,那是经过了一番考量。
据赵知来估计,保定一带所发的士兵响银,没有达到辽东步卒的水平。
而辽东步卒一年响银是二十两左右。
赵知来不想计较两者相差多少,他就是按二十两标准,来估算保定士兵一年的响银,以此确定价码。
所以,赵知来准备支付五十两单价,买断那两三千位士兵所有权。
这样一来,相当于保定那些将官吃了两年的空饷,而且还是两三千人的规模。
相信如此利益,足够让人心动。
其实身处乱世,人命可能真比不上骡子,不值五十两。
简单换算一下,一石粮食四两,按三千人来说,所需粮食就是三万七千五百石,即四百五十万斤,需要六百七十五万元。
尽管赵知来的势力还是能支撑起这个代价。
但一想到这个数字,赵知来还是很心疼。
可他有迫不得已的理由。
赵知来现在不得不买,周围都是边军,立场如何,根本无法预料清楚。
或许可以迁徙一些人,或许可弄来一些流民。
但是,一是时间来不及,赵知来不知对方何时发难,二是战斗力问题,新兵很难马上成军。
所以,赵知来要将那些士兵都“买”下来。
那一边,张罗运酝酿了一段时间,开口问道:“将校……”
赵知来马上明白他的意思:“将校皆能自由离去,本官只需士兵即可。”
对于将校,赵知来肯定不想保留,因为不利于部队整编,而这却正中张罗运下怀,只要将校不少,回到保定,想要拉起三千人军队,还是很容易。
张罗运其实已经在心里同意了这件事情。
但刚才态度很是激烈,没有台阶,他脸皮又不厚,不知如何挽回,再加上,肯定是总兵大人占据大头,但他总要争取自己的利益。
所以,张罗运一时没有开口,也是等赵知来提高条件。
只是武人的心思太好琢磨,什么事情都写在脸上,赵知来一看对方的样子,就知道张罗运是什么心思。
于是,赵知来走过去,亲热地挽着他,重新请回去喝茶。
张罗运半推半就地再次落座,经过赵知来一番热情招待,双方的气氛又恢复了融洽。
过了一会,张罗运按捺不住::“大人,不知所发数量几何……”
赵知来的态度很是和蔼,笑着伸出三个手指头。
“三千!按照三千之数,本官以此为据,给将军结算银两。”
听见赵知来的话,张罗运心里一片火热,看样子,自己可以狠狠地捞上一笔,于是他变得更为恭敬。
走的时候,赵知来送了不少现代工艺品,给张罗运作为抵押。
告诉他可以拿这些东西去安州换取粮食。
而张罗运看见这么多的宝贝,眼睛都挪不开了,当然同意了赵知来的办法,甚至产生据为己有的想法。
赵知来倒是希望他据为己有,那些破工艺品又不值什么钱。
倘若能换来六百来万,真是求之不得。
两人交流到这,赵知来就将来到井坪的前后脉络梳理了一下。
先是朝廷设置了平虏兵备道,重新划分各道辖区,再就是派他来担任兵备佥事。
或许,赵知来无意侵犯了某位大佬的利益,或许,阻挡了利益集团的财路。
对手就想将赵知来除而后快。
那些人本来同蒙古各部就存在联系,于是暗中勾结,引蒙古骑兵进来,想借蒙古人之手将其消灭。
只是没想到赵知来后手不少,蒙古骑兵一败涂地,仓皇逃走,那些人只能铤而走险,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派出边军,稍加伪装,誓要将赵知来剪除。
谁知道最后还是失败了。
赵知来估计,对方不会善罢甘休,铁定会有后招。
但一时想不出对方将会使用何种手段。
其实,还有一点赵知来并没有想清楚,那些步卒名义上是来支援井坪,消灭蒙古骑兵,后误认为井坪已经被占领……对方已经想好了各种退路。
就在这个时候,憨娃一行回到了井坪城,而憨娃直接冲进衙署,将探听的事情一一告知。
“我找到一位老汉,他告诉我,进城那些人都是各家杂役,包括介休范家……”
赵知来听着憨娃的讲述,想起了明末晋商的资料。
后金、蒙古、范家……
史料记载,范家曾同后金暗通款曲,倒卖战略物资,提供情报,而张家口就是边贸重镇。
其实另一个地方也是晋商重要活动地点。
那就是杀虎口。
俗话说“东有张家口,西有杀虎口”,由此可见,杀虎口的地位毋庸置疑。
而井坪城又是三晋大地与杀虎口的咽喉要道。
倘若不通过井坪城,向东北走盆地,绕道大同,再拐进杀虎口,距离要多上五六倍。
如此一来,井坪城牵扯的利益很深。
说不定就挡住了那些人的物资通道。
突然之间,赵知来发现一阵寒风扑来,感到脊背发凉,周围貌似都是敌人,风雨欲来。
“咳……”
屋内传来轻微的咳嗽,那位幸存的战士终于清醒过来。
而他所说的事再次印证赵知来的判断……
对于如此严峻的形势,赵知来迫切需要提高自保能力。
一是建城,提高井坪城防御。
只要将井坪城修得如同铁桶,就很难从外面攻破,更何况,他可从现代运送物资,就相当于立于不败之地。
但建城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所以,除了防御问题,就要有武装力量,而家丁部队规模尚小,守城不行。
幸好是张罗运所部还能驻留一段时间。
那他们离开之后,又将如何呢?后果不言而喻,所以,赵知来要想办法将其留下,多撑一段时间。
只是转念一想,何不将其收编?
赵知来突然觉得想法不错,相信能够收编那些士兵,且难度不大,无非就是一个利字而已。
考虑一番,赵知来决定“买”下那些士兵,只要价码合适,相信张罗运会点头,总兵钱中选也会同意。
那到底多少价码合适呢?
赵知来心里想好了价码,准备邀请张罗运谈谈。
于是又在衙署招待了他。
自从上次见面之后,赵知来送了张罗运那个玻璃杯,他就宝贝得不得了。
时常趁着无人之际,偷偷拿出观摩一番,每看一次,他心里都充满火热,同时想起赵知来,觉得兵备大人不错。
所以,张罗运见到赵知来后,对他那是更加恭敬。
“大人,不知召卑职前来何事,只要大人知会一声,卑职必定全力办妥。”
赵知来满脸都是笑容。
“将军,这几日风云突变,你我皆是心神俱累,故请将军前来一坐,品茗喝茶,放松心神而已。”
然后,双方自是笑着相互客气,接着就落座开始喝茶。
赵知来在走上前去,亲自给张罗运斟了一杯茶,偶然说道:“这杯太华茶倒是清香扑鼻,一下子勾起本官的心绪,那些往事真乃记忆犹新。”
不出意外,张罗运顺口问道:“大人,卑职甚至好奇,何事让你记忆犹新?”
赵知来笑了一笑。
“此事还得从这醒茶之法说起,它让本官想起了一位茶道老师。”
张罗运问道:“哦,那大人的尊师是……”
赵知来并没有吊人胃口,直接说了出来。
“鄙人茶道老师就是孙承宗,孙大人,还记得跟孙大人喝茶,因为没有醒茶,孙大人很是生气,骂我暴殄天物,但教会我不少茶道之事,令我至今难忘。”
张罗运心下一动,难怪总兵大人同意派兵护送,这里面,恐怕不只粮食问题,而孙大人肯定起了不小的作用。
只是不知道这位兵备佥事跟孙大人又是何种关系。
张罗运暗自推测,既然能坐在一起喝茶,那关系也就不太简单。
念头转了一圈,张罗运对赵知来更加热情了,双方一下子亲近了不少。
两人聊了一段时间。
赵知来突然说道:“将军,本官有一事想要拜托将军,不知将军……”
张罗运跟很多武人一样,都是单线条,所以对赵知来的拜托,答应得很豪爽:“大人,请尽管开口,卑职一定照办。”
赵知来笑了笑,没有跟他客气。
“本官希望,将军留下所部士兵,留在井坪,不知将军意下如何?”
猛一听到赵知来的话,张罗运愣在当场:“留下士兵,此话怎讲?”
赵知来解释一番:“本官想将军所部留下,编入井坪守军之列。”
张罗运脸色豁然大变,打翻茶杯,后退几步,一下子将刀抽了出来,对着赵知来。
赵知来心里不由地苦笑,对方还真是武人性子。
同一时刻,兴许是听见动静,赵雁带着卫兵冲了进来,将张罗运团团围住。
张罗运警惕地看着四周,脸色变得相当难看。
“大人,卑职所部乃朝廷正军,难道大人想砍了卑职,强行收编,就不怕朝廷兴师问罪?”
“将军误会本官了,”赵知来连忙打着圆场,“赵雁,还不带人退下。”
“是!”赵雁让属下将刀都收了起来,只是没有退出房间,都站到了一旁,防止张罗运暴起发难。
赵知来没有管赵雁的自作主张,明白他也是担心自己的安危。
而且做得不错。
赵知来继续解释道:“将军,何不先将武器放下,听本官一言,你就会消除误解。”
形势比人强,张罗运将刀收了起来,但他默不作声,等着赵知来的解释。
赵知来并不介意张罗运的态度。
任谁听到对方要搞走自己的部队,哪会还有好脸色面对那个人。
所以,赵知来说话也没有迂回,直接说出了自己的价码:“只要将军同意,让所部士兵加入井坪守军,本官将为你军补贴钱粮,每人五十两。”
赵知来的话让张罗运的思维短暂停顿了两秒。
“多少银子?”
“每位士兵五十两。”
张罗运眼睛一眯,他被这巨大手笔晃了一下,一时没有反应过来。
至于为何提出这个价码,那是经过了一番考量。
据赵知来估计,保定一带所发的士兵响银,没有达到辽东步卒的水平。
而辽东步卒一年响银是二十两左右。
赵知来不想计较两者相差多少,他就是按二十两标准,来估算保定士兵一年的响银,以此确定价码。
所以,赵知来准备支付五十两单价,买断那两三千位士兵所有权。
这样一来,相当于保定那些将官吃了两年的空饷,而且还是两三千人的规模。
相信如此利益,足够让人心动。
其实身处乱世,人命可能真比不上骡子,不值五十两。
简单换算一下,一石粮食四两,按三千人来说,所需粮食就是三万七千五百石,即四百五十万斤,需要六百七十五万元。
尽管赵知来的势力还是能支撑起这个代价。
但一想到这个数字,赵知来还是很心疼。
可他有迫不得已的理由。
赵知来现在不得不买,周围都是边军,立场如何,根本无法预料清楚。
或许可以迁徙一些人,或许可弄来一些流民。
但是,一是时间来不及,赵知来不知对方何时发难,二是战斗力问题,新兵很难马上成军。
所以,赵知来要将那些士兵都“买”下来。
那一边,张罗运酝酿了一段时间,开口问道:“将校……”
赵知来马上明白他的意思:“将校皆能自由离去,本官只需士兵即可。”
对于将校,赵知来肯定不想保留,因为不利于部队整编,而这却正中张罗运下怀,只要将校不少,回到保定,想要拉起三千人军队,还是很容易。
张罗运其实已经在心里同意了这件事情。
但刚才态度很是激烈,没有台阶,他脸皮又不厚,不知如何挽回,再加上,肯定是总兵大人占据大头,但他总要争取自己的利益。
所以,张罗运一时没有开口,也是等赵知来提高条件。
只是武人的心思太好琢磨,什么事情都写在脸上,赵知来一看对方的样子,就知道张罗运是什么心思。
于是,赵知来走过去,亲热地挽着他,重新请回去喝茶。
张罗运半推半就地再次落座,经过赵知来一番热情招待,双方的气氛又恢复了融洽。
过了一会,张罗运按捺不住::“大人,不知所发数量几何……”
赵知来的态度很是和蔼,笑着伸出三个手指头。
“三千!按照三千之数,本官以此为据,给将军结算银两。”
听见赵知来的话,张罗运心里一片火热,看样子,自己可以狠狠地捞上一笔,于是他变得更为恭敬。
走的时候,赵知来送了不少现代工艺品,给张罗运作为抵押。
告诉他可以拿这些东西去安州换取粮食。
而张罗运看见这么多的宝贝,眼睛都挪不开了,当然同意了赵知来的办法,甚至产生据为己有的想法。
赵知来倒是希望他据为己有,那些破工艺品又不值什么钱。
倘若能换来六百来万,真是求之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