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南小说网 > 大明:我从现代运物资 > 第52章 衙门论事
第52章 衙门论事
推荐阅读:夜的命名术、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逆鳞、银狐
浩南小说网 www.hnnys.com,最快更新大明:我从现代运物资最新章节!
晚上,孙承宗和赵知来秉烛夜谈,说了很多过往轶事,交换不少看法。
等到告别之时,仍是意犹未尽。
赵知来心情很是激荡,睡不着觉,索性去衙门处理政事,而等他抵达户房,书手正忙得脚不沾地。
以前,赵知来一到这里,门子要提前通传,众人还会出来迎接,后来,他提了一句,不要如此,让他们安心干事。
赵知来不在乎这些繁文缛节。
对于他的话,大家当然言听计从,没有了迎接的场面,都各司其职。
但薛秀才已知晓赵知来到了,没有露出意外的表情,而其余吏胥一看见他,全都纷纷起来躬身作揖。
赵知来明白这是封建社会的尊卑观念。
扭转不了,就顺其自然,随后喊上薛秀才,走到门外,省得影响工作。
而薛秀才也借此主动汇报事情。
“老爷,学生已布置街坊清理,各项事务正逐次展开,不日即可完成。”
赵知来点点头:“哦,都布置了哪些工作?”
薛秀才熟悉各项事务。
“老爷,学生先安排书手统计,诸如地址、人数等,都要一一进行汇总。”
赵知来满意他做事的条理:“很好!现在汇总了哪些信息?”
薛秀才随口就爆出了数据。
“老爷,现家丁六百位,其中将士三百九十六人,连同家眷,人数不少……”
他还讲了男女比例、老人孩童等信息,这让赵知来对整体有了直观的印象,清楚实际情况如何。
另外,衙门雇了一百来位衙役,还有数量相当的杂役。
赵知来于是据此问道:“衙门的雇佣役员呢,数量又如何?”
“老爷,学生刚得到数据,还没来得及阅览。”
接着,薛秀才喊来一位吏胥,让其拿出相关文书。
他翻了几遍,汇总了一下:“老爷,衙役是一百零五位,杂役一百一十二……”
赵知来说加上家眷,衙门那边是四百多人,那么,算上家丁和差役的家眷,那数量就更多了。
合理安排这么多人入住确实是不小的工程。
“秀才,现在统计事务进行得如何?”
薛秀才说了一下计划。
“老爷,学生要将结果分门别类,然后,按照街坊容量划分,进行合理布置。”
赵知来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那你看看房府周围有没有街坊,最好将那些地方都清空出来。”
薛秀才有些疑惑:“老爷,您是想让家眷围绕房府周围入住吗?”
赵知来肯定道:“是啊,都是自己人,治安会好很多,会更安全。”
薛秀才感到有些棘手。
“老爷,如此安排确实周到,但存在一个问题,不好处理。”
赵知来问道:“什么问题不好处理?”
“老爷,稍等一下。”
薛秀才进屋拿了文书出来:“老爷,此文书是《大明律》行文,讲了一些……”
经过他的提醒,赵知来看懂了内容。
《大明律》规定:衙门官吏要住在官府公廨,不许杂处民间。凡有司官吏,不住公廨内官房,而住街市民房者,杖八十。
薛秀才还解释说,此法是朝廷为防止内外、通同作弊制定。
而现在,官吏住在官府公廨更是一种待遇,一种象征。
薛秀才担心道:“家丁杂役无事,但要求吏员家眷杂居,恐会违制。”
赵知来不清楚吏员的标准,哪些人必须住在官府公廨,哪些人又不必如此,只要找到标准,就划出人数,另行安排就是。
如果没有标准,万一排错位置,惹来麻烦就不好。
赵知来不想做事伴着风险,他要在开始阶段就将隐患消除。
“秀才,你可否统计出入住官府公廨的吏员名单?”
“老爷,我……”
薛秀才看见刚才那位吏胥打眼色。
他就停下话头,向其问道:“章典吏可有何事,老爷在此,尽管放心说出来。”
随后,又向赵知来介绍对方身份,章典吏是户房典吏,读书人出身,薛秀才见其才干不凡,故提拔上来。
州县户房吏胥一般是司吏、典吏和书手。
除了上述三级体系,还有贴写和帮役等。
听见薛秀才的话,章典吏也躬身问好:“老爷,学生就是章行志。”
赵知来的态度甚至亲热。
“章典吏不必拘束,你有何事告知本官?”
“老爷,学生确实是……”章典吏迟疑几秒。
薛秀才催促道:“别支支吾吾了,老爷正等着呢,有事就快快道来。”
章典吏连忙说道:“老爷,就是官府公廨一事。”
“哦?”赵知来有些兴趣,“公廨有什么问题?”
“老爷……”
章典吏介绍,衙门都会在六房吏办公地点周围构建六房吏及其家属的住宅。
但也会存在特殊情况:“老爷,如果州县衙门无力修筑足够吏舍时,也会变通允许吏员在外居住。”
赵知来追问道:“可有何依据?”
薛秀才适时开口帮腔:“老爷,章典吏对大明律法信手拈来,可信之。”
那一边,章典吏进门拿了文书出来,将上面的内容给他过目,赵知来很满意章典吏的执行力。
“不错,既然有了依据,就统一安排街坊,无须住在州衙。”
薛秀才玩笑似的拍马屁。
“老爷圣明,官府公廨损毁严重,但老爷不忍百姓受苦,需全力赈济,只好放弃修缮衙门……”
赵知来无奈地笑道:“行了,行了,就你说话好听。”
随着一阵插科打诨,事情就这样安排下来。
赵知来就让其余人等继续处理公事,他带着薛秀才到衙门各处视察。
“秀才,你认为章典吏如何,可否值得重用?”
“老爷,章典吏才华不用说,有他帮忙,给学生省下不少精力。”
“那好,现在哪房司吏空缺?”
“老爷,其余五房都有空缺,学生以为,可将他升为刑房司吏。”
“那好,就依你之言。”
赵知来随后告知薛秀才,让他暂代吏目一职,要优先处理户房事宜。
薛秀才很是激动,马上就进入角色。
“老爷可还记得衙门三大块,每一块职能各不相同?”
赵知来倒是知道中轴线,依次是大门、仪门、大堂、宅门、二堂、内宅等。
但他还是摇摇头:“不记得了,你说!”
“第一大块是大门和仪门,辅佐主官的政事人员聚集于此,诸如各房吏胥等,相当于中央部院寺监府。”
薛秀才缓了一口气提醒道:“老爷可任用他们,但需牵制和监督。”
赵知来点点头:“你继续!”
“第二大块是大堂区域,官员所聘幕僚在此办公,与中央内阁权利相仿。”
薛秀才说幕僚是官员心腹之人,可协助处理政务,同时承担监督吏胥的职责。
赵知来不置可否:“第三大块呢?”
“第三大块就是内宅,那是官员、家眷等居所。”
薛秀才还强调说,官员家眷经常参与政事,仰仗官威,横行霸道,如同宫内宦臣,扰乱宫廷,祸害社稷。
赵知来让薛秀才放心,除了“他”自己,母亲妻子都已经罹难,不可能出现那样的问题。
“除此之外,还有何注意事项,你一一道来。”
“老爷,回到第一个问题,如若征召吏胥,要重视牵制监督。”
薛秀才说吏胥地位不高,但他们主管文书、明习法令、熟谙政情,官员不得不依靠他们,所以,实权很大。
而其中一部分是本州县内举足轻重的阶层,需要拉拢优待。
另一部分则是雇佣人员,没有工食俸禄,就会出现贪污受贿之事。
“等到州衙架构完善,你要把好此关,杜绝中饱私囊之辈。”
“老爷,学生以为水至清则无鱼,此事是否应当从长计议?”
“特殊时期,特殊对待,没有必要再议,违者剥职入狱。”
“老爷,学生明白了!”
薛秀才又和赵知来讲了其他门道。
赵知来与其一一探讨,接受中肯意见,至于那些潜规则,就需要斟酌一下。
晚上,孙承宗和赵知来秉烛夜谈,说了很多过往轶事,交换不少看法。
等到告别之时,仍是意犹未尽。
赵知来心情很是激荡,睡不着觉,索性去衙门处理政事,而等他抵达户房,书手正忙得脚不沾地。
以前,赵知来一到这里,门子要提前通传,众人还会出来迎接,后来,他提了一句,不要如此,让他们安心干事。
赵知来不在乎这些繁文缛节。
对于他的话,大家当然言听计从,没有了迎接的场面,都各司其职。
但薛秀才已知晓赵知来到了,没有露出意外的表情,而其余吏胥一看见他,全都纷纷起来躬身作揖。
赵知来明白这是封建社会的尊卑观念。
扭转不了,就顺其自然,随后喊上薛秀才,走到门外,省得影响工作。
而薛秀才也借此主动汇报事情。
“老爷,学生已布置街坊清理,各项事务正逐次展开,不日即可完成。”
赵知来点点头:“哦,都布置了哪些工作?”
薛秀才熟悉各项事务。
“老爷,学生先安排书手统计,诸如地址、人数等,都要一一进行汇总。”
赵知来满意他做事的条理:“很好!现在汇总了哪些信息?”
薛秀才随口就爆出了数据。
“老爷,现家丁六百位,其中将士三百九十六人,连同家眷,人数不少……”
他还讲了男女比例、老人孩童等信息,这让赵知来对整体有了直观的印象,清楚实际情况如何。
另外,衙门雇了一百来位衙役,还有数量相当的杂役。
赵知来于是据此问道:“衙门的雇佣役员呢,数量又如何?”
“老爷,学生刚得到数据,还没来得及阅览。”
接着,薛秀才喊来一位吏胥,让其拿出相关文书。
他翻了几遍,汇总了一下:“老爷,衙役是一百零五位,杂役一百一十二……”
赵知来说加上家眷,衙门那边是四百多人,那么,算上家丁和差役的家眷,那数量就更多了。
合理安排这么多人入住确实是不小的工程。
“秀才,现在统计事务进行得如何?”
薛秀才说了一下计划。
“老爷,学生要将结果分门别类,然后,按照街坊容量划分,进行合理布置。”
赵知来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那你看看房府周围有没有街坊,最好将那些地方都清空出来。”
薛秀才有些疑惑:“老爷,您是想让家眷围绕房府周围入住吗?”
赵知来肯定道:“是啊,都是自己人,治安会好很多,会更安全。”
薛秀才感到有些棘手。
“老爷,如此安排确实周到,但存在一个问题,不好处理。”
赵知来问道:“什么问题不好处理?”
“老爷,稍等一下。”
薛秀才进屋拿了文书出来:“老爷,此文书是《大明律》行文,讲了一些……”
经过他的提醒,赵知来看懂了内容。
《大明律》规定:衙门官吏要住在官府公廨,不许杂处民间。凡有司官吏,不住公廨内官房,而住街市民房者,杖八十。
薛秀才还解释说,此法是朝廷为防止内外、通同作弊制定。
而现在,官吏住在官府公廨更是一种待遇,一种象征。
薛秀才担心道:“家丁杂役无事,但要求吏员家眷杂居,恐会违制。”
赵知来不清楚吏员的标准,哪些人必须住在官府公廨,哪些人又不必如此,只要找到标准,就划出人数,另行安排就是。
如果没有标准,万一排错位置,惹来麻烦就不好。
赵知来不想做事伴着风险,他要在开始阶段就将隐患消除。
“秀才,你可否统计出入住官府公廨的吏员名单?”
“老爷,我……”
薛秀才看见刚才那位吏胥打眼色。
他就停下话头,向其问道:“章典吏可有何事,老爷在此,尽管放心说出来。”
随后,又向赵知来介绍对方身份,章典吏是户房典吏,读书人出身,薛秀才见其才干不凡,故提拔上来。
州县户房吏胥一般是司吏、典吏和书手。
除了上述三级体系,还有贴写和帮役等。
听见薛秀才的话,章典吏也躬身问好:“老爷,学生就是章行志。”
赵知来的态度甚至亲热。
“章典吏不必拘束,你有何事告知本官?”
“老爷,学生确实是……”章典吏迟疑几秒。
薛秀才催促道:“别支支吾吾了,老爷正等着呢,有事就快快道来。”
章典吏连忙说道:“老爷,就是官府公廨一事。”
“哦?”赵知来有些兴趣,“公廨有什么问题?”
“老爷……”
章典吏介绍,衙门都会在六房吏办公地点周围构建六房吏及其家属的住宅。
但也会存在特殊情况:“老爷,如果州县衙门无力修筑足够吏舍时,也会变通允许吏员在外居住。”
赵知来追问道:“可有何依据?”
薛秀才适时开口帮腔:“老爷,章典吏对大明律法信手拈来,可信之。”
那一边,章典吏进门拿了文书出来,将上面的内容给他过目,赵知来很满意章典吏的执行力。
“不错,既然有了依据,就统一安排街坊,无须住在州衙。”
薛秀才玩笑似的拍马屁。
“老爷圣明,官府公廨损毁严重,但老爷不忍百姓受苦,需全力赈济,只好放弃修缮衙门……”
赵知来无奈地笑道:“行了,行了,就你说话好听。”
随着一阵插科打诨,事情就这样安排下来。
赵知来就让其余人等继续处理公事,他带着薛秀才到衙门各处视察。
“秀才,你认为章典吏如何,可否值得重用?”
“老爷,章典吏才华不用说,有他帮忙,给学生省下不少精力。”
“那好,现在哪房司吏空缺?”
“老爷,其余五房都有空缺,学生以为,可将他升为刑房司吏。”
“那好,就依你之言。”
赵知来随后告知薛秀才,让他暂代吏目一职,要优先处理户房事宜。
薛秀才很是激动,马上就进入角色。
“老爷可还记得衙门三大块,每一块职能各不相同?”
赵知来倒是知道中轴线,依次是大门、仪门、大堂、宅门、二堂、内宅等。
但他还是摇摇头:“不记得了,你说!”
“第一大块是大门和仪门,辅佐主官的政事人员聚集于此,诸如各房吏胥等,相当于中央部院寺监府。”
薛秀才缓了一口气提醒道:“老爷可任用他们,但需牵制和监督。”
赵知来点点头:“你继续!”
“第二大块是大堂区域,官员所聘幕僚在此办公,与中央内阁权利相仿。”
薛秀才说幕僚是官员心腹之人,可协助处理政务,同时承担监督吏胥的职责。
赵知来不置可否:“第三大块呢?”
“第三大块就是内宅,那是官员、家眷等居所。”
薛秀才还强调说,官员家眷经常参与政事,仰仗官威,横行霸道,如同宫内宦臣,扰乱宫廷,祸害社稷。
赵知来让薛秀才放心,除了“他”自己,母亲妻子都已经罹难,不可能出现那样的问题。
“除此之外,还有何注意事项,你一一道来。”
“老爷,回到第一个问题,如若征召吏胥,要重视牵制监督。”
薛秀才说吏胥地位不高,但他们主管文书、明习法令、熟谙政情,官员不得不依靠他们,所以,实权很大。
而其中一部分是本州县内举足轻重的阶层,需要拉拢优待。
另一部分则是雇佣人员,没有工食俸禄,就会出现贪污受贿之事。
“等到州衙架构完善,你要把好此关,杜绝中饱私囊之辈。”
“老爷,学生以为水至清则无鱼,此事是否应当从长计议?”
“特殊时期,特殊对待,没有必要再议,违者剥职入狱。”
“老爷,学生明白了!”
薛秀才又和赵知来讲了其他门道。
赵知来与其一一探讨,接受中肯意见,至于那些潜规则,就需要斟酌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