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暴利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
浩南小说网 www.hnnys.com,最快更新清穿之幼清最新章节!
苏州四大家族,李家,崔家,一夕之间落败,这件事总算让另外两家反应过来不对劲的地方了。
只是太晚了,李家没了,崔家没了,还剩两家也是岌岌可危,四家联合起来能做的事,只剩两家便做不到了。
再加上有心人的提点,于是江南这边的许多书院有了新的改变,很多教书先生都离开了书院,那些在官场上的人情能用的都用了,做完这些,生意再酌情减一些。
这件事才算落幕。
对此康熙是满意的。
对李三爷和李三公子康熙也没打算做那用完就扔的人,既然李三公子有志气,愿意科举,那就给他个机会,看看他能走到哪一步。
这边的事情结束后康熙就从苏州离开了。
康熙打算再去浙江看看就回去。
在浙江康熙主要就是游玩了,这边没什么大事,不过在游玩的过程中倒是遇上了点不开心的事。
这事算起来不是特别大,但是长远来看也不小。
这不大不小的事关海外通商一事。
浙江靠海,有不少码头,时常有外来的商船靠近此处,这地方的舶来品比京城还要多一些。
把康熙看的都有些眼花扰乱。
康熙意思询问了具体情况,发现这行业还真是暴利。
不过因为受众比较小,再加上海上贸易风险太大,从事这方面的人不算多。
一般情况下只有家里条件不好,又吃苦耐劳的人才会商船,跟着压货。
一趟下来赚的钱足够普通百姓平平安安生活半辈子的了,两趟下来一辈子就不愁了,只是能从船上平安下来的也只有三分之二。
三分之一的死亡率,不是日子过不下去的人不会上船的。
康熙有幼清,再加上还有个系统,他见识到的东西不少,但是他看到了另外一件事。
对大清而言比较常见的一些东西在别的国家竟然十分稀有。
康熙听说有商人拿了一个一般品相的花瓶卖的银子足够买一个小宅院的,这让康熙看到了其中的暴利。
“朕打算组建一个商队,专门出海贸易如何?”
幼清闻言一愣。
她虽然历史不太好,但是对康熙雍正时期的历史比较感兴趣,所以自然也就知道闭关锁国也就了解不少。
康熙时期并不算真正的闭关锁国,但是对外通商也不怎么开放,顶多是不排斥外来的人,如今朝堂里就有洋人官员。
但也就仅此而已。
康熙虽然没有禁止海上贸易,但是并不支持。
只有一些海边地区“野蛮”发展。
如今康熙看到了其中的暴利,再加上眼界开了,也就不怕对外开放后带来的一系列麻烦,倒也不是不可以做。
“这是好事,你决定了?”
康熙道:“这事不急,慢慢来。”
一口吃不成个胖子。
先看看这边的情况,等朝廷那边稳定了才做这边的事。
幼清这下是真的惊喜到了。
作为一个中国人,没人不知道那段悲惨的历史,闭关锁国,没能跟上时代的发展,思想和科技的落后是主要原因。
康熙如今能有这样觉悟,未来必然会有大改动。
“皇阿玛这几天怎么回事,天天往海边跑,也不怕晒着了。”
这话太子也敢私底下说说。
“爷,要不要奴才去打听打听?”
太子摇头:“不用,皇阿玛的脾性孤知道,他不喜别人打听这些事。”
“是”
太子也是怕了,做多少错多少,真是怕很了。
在浙江游玩了一番,康熙这才说要回去的事,不过这边也留了不少人。
在回程的途中就比较松快了,主要是赶路,也没怎么停留,八月底,赶在九月之前到了京城。
回到京城之后就是好一通忙活,是真忙。
康熙处理完了余留下来的琐事,没休息两天,又开始忙活起来了。
这次去江南途中遇到不少事,让康熙心里有了不少打算,有心要改革,可改革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的事,他打算先组建自己的人手。
他打算加恩科,时间就定在明年年初,与此同时他打算在会试开考前放出消息,落榜的考生可以再看一场。
不过这场的内容就不是传统的四书五经了。
朝堂不缺官员,不过康熙打算在恩科过后换一批地方官员,也让那些整天光知道吃饭,只知道在地方上混吃等死的地方官员都清醒清醒,让他们明白,不能让百姓过上好日子,也别指望能靠着科举那点成绩混吃一辈子。
康熙也发现了,科举考出来的官员学问不错,但是并非一定就能做个好官。
这一点康熙也是有所考量。
他打算逐渐取缔科举下来就直接做官的规矩,至少在这个流程过程中加一道实际考核。
也就是在京城各部的实习成绩。
这对科举考中进士的学子而言并不算好消息,想要这么做,也是有些难度的。
这是一项十分艰难的事情。
所以现在开始康熙就要开始做准备。
首先要能让朝廷里这些掉书袋的老官员同意,他们要是不同意,还真能煽动考生,这不是康熙愿意看到的。
于是乎,康熙紧接着又投入进跟满朝文武斗智斗勇去了,他倒也乐在其中。
幼清在康熙忙着的时候也没闲着。
玻璃工艺如今已经很成熟了,她需要考虑把玻璃销往全国的事。
“主子,按照您说的奴婢算了一下,还是在各地开设工坊比较划算,只是这样一来管控上就不是那么方便了。”
现有的玻璃工坊都在京城郊外,不过京城这边制作玻璃运输成本比较高。
若是把玻璃工坊开设在玻璃原材料所在地,那样就能节省很多成本,对此,幼清也是同意的。
只是这样一来,玻璃这桩生意就不太容易管控了。
车马慢,不像现代那样,去外地要是不远,几个小时就到了,视察什么的也比较方便。
玻璃如今还属于暴利行业,若是管控不利,很容易造成贪污的情况。
对此幼清也有些考量,她打算拉人入伙。
玻璃是暴利,把按照比例分给去管理玻璃工坊的人,如此一来就把给别人做事换成了给自己做事,这样当事人自然也就必须要用心了。
苏州四大家族,李家,崔家,一夕之间落败,这件事总算让另外两家反应过来不对劲的地方了。
只是太晚了,李家没了,崔家没了,还剩两家也是岌岌可危,四家联合起来能做的事,只剩两家便做不到了。
再加上有心人的提点,于是江南这边的许多书院有了新的改变,很多教书先生都离开了书院,那些在官场上的人情能用的都用了,做完这些,生意再酌情减一些。
这件事才算落幕。
对此康熙是满意的。
对李三爷和李三公子康熙也没打算做那用完就扔的人,既然李三公子有志气,愿意科举,那就给他个机会,看看他能走到哪一步。
这边的事情结束后康熙就从苏州离开了。
康熙打算再去浙江看看就回去。
在浙江康熙主要就是游玩了,这边没什么大事,不过在游玩的过程中倒是遇上了点不开心的事。
这事算起来不是特别大,但是长远来看也不小。
这不大不小的事关海外通商一事。
浙江靠海,有不少码头,时常有外来的商船靠近此处,这地方的舶来品比京城还要多一些。
把康熙看的都有些眼花扰乱。
康熙意思询问了具体情况,发现这行业还真是暴利。
不过因为受众比较小,再加上海上贸易风险太大,从事这方面的人不算多。
一般情况下只有家里条件不好,又吃苦耐劳的人才会商船,跟着压货。
一趟下来赚的钱足够普通百姓平平安安生活半辈子的了,两趟下来一辈子就不愁了,只是能从船上平安下来的也只有三分之二。
三分之一的死亡率,不是日子过不下去的人不会上船的。
康熙有幼清,再加上还有个系统,他见识到的东西不少,但是他看到了另外一件事。
对大清而言比较常见的一些东西在别的国家竟然十分稀有。
康熙听说有商人拿了一个一般品相的花瓶卖的银子足够买一个小宅院的,这让康熙看到了其中的暴利。
“朕打算组建一个商队,专门出海贸易如何?”
幼清闻言一愣。
她虽然历史不太好,但是对康熙雍正时期的历史比较感兴趣,所以自然也就知道闭关锁国也就了解不少。
康熙时期并不算真正的闭关锁国,但是对外通商也不怎么开放,顶多是不排斥外来的人,如今朝堂里就有洋人官员。
但也就仅此而已。
康熙虽然没有禁止海上贸易,但是并不支持。
只有一些海边地区“野蛮”发展。
如今康熙看到了其中的暴利,再加上眼界开了,也就不怕对外开放后带来的一系列麻烦,倒也不是不可以做。
“这是好事,你决定了?”
康熙道:“这事不急,慢慢来。”
一口吃不成个胖子。
先看看这边的情况,等朝廷那边稳定了才做这边的事。
幼清这下是真的惊喜到了。
作为一个中国人,没人不知道那段悲惨的历史,闭关锁国,没能跟上时代的发展,思想和科技的落后是主要原因。
康熙如今能有这样觉悟,未来必然会有大改动。
“皇阿玛这几天怎么回事,天天往海边跑,也不怕晒着了。”
这话太子也敢私底下说说。
“爷,要不要奴才去打听打听?”
太子摇头:“不用,皇阿玛的脾性孤知道,他不喜别人打听这些事。”
“是”
太子也是怕了,做多少错多少,真是怕很了。
在浙江游玩了一番,康熙这才说要回去的事,不过这边也留了不少人。
在回程的途中就比较松快了,主要是赶路,也没怎么停留,八月底,赶在九月之前到了京城。
回到京城之后就是好一通忙活,是真忙。
康熙处理完了余留下来的琐事,没休息两天,又开始忙活起来了。
这次去江南途中遇到不少事,让康熙心里有了不少打算,有心要改革,可改革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的事,他打算先组建自己的人手。
他打算加恩科,时间就定在明年年初,与此同时他打算在会试开考前放出消息,落榜的考生可以再看一场。
不过这场的内容就不是传统的四书五经了。
朝堂不缺官员,不过康熙打算在恩科过后换一批地方官员,也让那些整天光知道吃饭,只知道在地方上混吃等死的地方官员都清醒清醒,让他们明白,不能让百姓过上好日子,也别指望能靠着科举那点成绩混吃一辈子。
康熙也发现了,科举考出来的官员学问不错,但是并非一定就能做个好官。
这一点康熙也是有所考量。
他打算逐渐取缔科举下来就直接做官的规矩,至少在这个流程过程中加一道实际考核。
也就是在京城各部的实习成绩。
这对科举考中进士的学子而言并不算好消息,想要这么做,也是有些难度的。
这是一项十分艰难的事情。
所以现在开始康熙就要开始做准备。
首先要能让朝廷里这些掉书袋的老官员同意,他们要是不同意,还真能煽动考生,这不是康熙愿意看到的。
于是乎,康熙紧接着又投入进跟满朝文武斗智斗勇去了,他倒也乐在其中。
幼清在康熙忙着的时候也没闲着。
玻璃工艺如今已经很成熟了,她需要考虑把玻璃销往全国的事。
“主子,按照您说的奴婢算了一下,还是在各地开设工坊比较划算,只是这样一来管控上就不是那么方便了。”
现有的玻璃工坊都在京城郊外,不过京城这边制作玻璃运输成本比较高。
若是把玻璃工坊开设在玻璃原材料所在地,那样就能节省很多成本,对此,幼清也是同意的。
只是这样一来,玻璃这桩生意就不太容易管控了。
车马慢,不像现代那样,去外地要是不远,几个小时就到了,视察什么的也比较方便。
玻璃如今还属于暴利行业,若是管控不利,很容易造成贪污的情况。
对此幼清也有些考量,她打算拉人入伙。
玻璃是暴利,把按照比例分给去管理玻璃工坊的人,如此一来就把给别人做事换成了给自己做事,这样当事人自然也就必须要用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