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常山之战在即
推荐阅读:夜的命名术、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逆鳞、银狐
浩南小说网 www.hnnys.com,最快更新三国之重振北疆最新章节!
对于青壮较多的屯田,张既想了想说道:
“这个目前顺利,各队把地分给各户,哪户人壮,地好,工具多,哪些搞得好。也有两个屯,是像老弱一样,互帮互助,以工换工,用一天牛,换三天人帮忙。搞得还更好一点。”
“不过,有一个青壮多的队,本来把地和工具集中到二十户,结果反而搞得很不好,内部争斗,矛盾很大。”
“他们是军屯还是民屯?”
“是军屯”
童远想了想说道:“还真是西凉老兵凶狠自私的风格啊。让他们把地和工具分回去。不过,他们暂时降为民屯。这样自己内部乱成一团的兵,必须吸取教训。”
“另外,这回生产搞得好的屯,全部在过去分配的基础上,增加副食配给。搞得最差的,军屯待遇降为民屯,其余副食也不要想了,没他们的份。当然,并非用心出力、分工合作原因的,可以酌情考虑。”
张既答道:“诺!对了,要不要推广老弱搞得好的那些队的方式?”
童远说道:“可以在各屯宣传,但不从我们这个角度推动。如果各屯、队愿意且合适,让他们自己决定,县乡吏员这边做好宣传和支持就足够了。青壮多的那种搞得好的也一样。”
他又补充道:“不过,那几个老弱儿童比较多,分工合作特别好的,除了物资鼓励以外,我打算让教学识字和技能的人,重点关照一下他们。这也是他们应得的。”
张既笑道:“甚好,在目前吃食标准之下,进一步提升和推动教育以及上升通道,是比多分物资更好的办法。相信那些老人家都会很感动的。”
除了部分近期分配的以外,粮食主要集中在郃阳。这两县情况就暂且这样。然后是河东这边几县的情况了。
河东搞屯田的主要是皮氏、汾阴、北屈、平阳和杨县这五县。之前一共安排了十五万人,其中七万多包括家属在内的军屯,剩余为民屯。
这几个地方,宿麦种植得很晚,此时刚刚完成收获,估计不会向张既那边可以很快统计上来。不过,有裴徵、裴缉这样的能人,以及面前从河对面交换过来的优秀屯户,估计很快就有结果。
不出十日,河东这边也有了结果。不算各地豪强以及其他诸县原本就有种植宿麦的地方。光算五县的军屯、民屯,共收获,麦子七十九万石。
其中,人口较多,土地相对平整的皮氏、汾阴和平阳就超过六十万石。杨县也有十万石,至于山里面的北屈县,本来就没有照搬各地种麦,而是以牧猎渔矿为主。所以产量较少。
不过,经过换算,亩产比对面低不少。只有二百七十多汉斤,也就是后世的亩产麦子,接近一百四十斤的水平。
裴缉精于民政,再加上裴家早就学习关东和,相关经验很充足。他分析道:“这个产量不及郃阳以及关东,主要有两个原因。”
“第一,种植时节太晚。主公平定河东已经是十月底,各地十一月底才完成耕种。这个时节能有这个收获已经是很不错了。”
“第二,各地水利情况不一。这种麦和种粟有很大不同,麦虽然耐寒,但不是很耐旱。像是河水与汾水临近的皮氏、汾阴两县就稍好些。平阳和杨县附近虽然河流众多,但缺乏维护。如果能让军屯工程兵马休整,估计会更好。”
童远对于裴缉很是赞赏,后续就让申隆的卸岭部,一面往河东腹地探索挖掘墓和矿,另一面也把道路、桥梁、溪流等一并修缮。
现在粮食暂时存放在各县,七十九万石,给河东、太原这边一共十五万屯户和不足一万的精兵食用,估计只能到十一月份。正好那个时候,新种下去的粟也会成熟。
两面三熟也是够吃,不过就要靠库存和税收,进行贸易、吸纳人口以及应对可能出现的变故了。
不过不论如何,屯田开展的非常成功。除了粮食以外,军屯保持了良好的战斗力,并且参与大量建设,还保证了马匹、肉类、工程等。
童远也让裴缉和其他负责屯田的官吏,鼓励搞得好的,对做的差的进行总结和劝诫。按照这个趋势,相信到了深秋,统辖的区域又会迎来一次收获的喜悦。
至于明年春天,种麦还是种粟,就可以根据各县情况安排。总之,只要能保护百姓,让他们安心生产生活,就算是解决了这个时代的最基础的问题。
可是,战火会找上门来,没有能力应对的话,这一切不过一场虚空大梦。
七月,张燕、贾逵传来噩耗。袁绍大军在烧毁于毒山寨之后,没有罢兵回到邺城,而是直接率领大军一路向北,侵入上党,扫平了黑山军南部和中部。
黑山军刘石、青牛角、黄龙、左校、郭大贤、李大目、于氐根等渠帅,因为之前援助于毒,损耗过大,无力阻挡袁绍军。
宁死不降的他们,在一个月之内,大多陨落,与弟兄们一起共赴了黄泉路。
少数残存的,钻进了太行山中南段的各处沟壑,短时间是难以再组织起人马了。
黑山军首领张燕那边,屡次杀入冀州,却都被袁绍军杀退。
按照往常,袁绍军倾巢出动,留守兵马是阻挡不了张燕搅乱各处的。但这次不一样,因为袁绍特别安排吕布等着他,两方杀得昏天黑地,张燕最终还是斗不过“九原虓虎”!
童远见到张燕、贾逵使者的时候,大吃一惊。
按照他的记忆,这个袁绍直到消灭公孙瓒,甚至官渡之战的时候,张燕都领着十万黑山军,占据着大片山区。怎么现在有快要灭亡的趋势呢?
他并不知道,现在的情况与历史上基本一致。如何选择,就要看他现在的分析判断了。
童远与张燕已经达成同盟,这一次还是要出兵对战袁绍,只是这一次地点是在北边的常山。
历史上,分量很重名气有限的常山之战,就这样到来了。
对于青壮较多的屯田,张既想了想说道:
“这个目前顺利,各队把地分给各户,哪户人壮,地好,工具多,哪些搞得好。也有两个屯,是像老弱一样,互帮互助,以工换工,用一天牛,换三天人帮忙。搞得还更好一点。”
“不过,有一个青壮多的队,本来把地和工具集中到二十户,结果反而搞得很不好,内部争斗,矛盾很大。”
“他们是军屯还是民屯?”
“是军屯”
童远想了想说道:“还真是西凉老兵凶狠自私的风格啊。让他们把地和工具分回去。不过,他们暂时降为民屯。这样自己内部乱成一团的兵,必须吸取教训。”
“另外,这回生产搞得好的屯,全部在过去分配的基础上,增加副食配给。搞得最差的,军屯待遇降为民屯,其余副食也不要想了,没他们的份。当然,并非用心出力、分工合作原因的,可以酌情考虑。”
张既答道:“诺!对了,要不要推广老弱搞得好的那些队的方式?”
童远说道:“可以在各屯宣传,但不从我们这个角度推动。如果各屯、队愿意且合适,让他们自己决定,县乡吏员这边做好宣传和支持就足够了。青壮多的那种搞得好的也一样。”
他又补充道:“不过,那几个老弱儿童比较多,分工合作特别好的,除了物资鼓励以外,我打算让教学识字和技能的人,重点关照一下他们。这也是他们应得的。”
张既笑道:“甚好,在目前吃食标准之下,进一步提升和推动教育以及上升通道,是比多分物资更好的办法。相信那些老人家都会很感动的。”
除了部分近期分配的以外,粮食主要集中在郃阳。这两县情况就暂且这样。然后是河东这边几县的情况了。
河东搞屯田的主要是皮氏、汾阴、北屈、平阳和杨县这五县。之前一共安排了十五万人,其中七万多包括家属在内的军屯,剩余为民屯。
这几个地方,宿麦种植得很晚,此时刚刚完成收获,估计不会向张既那边可以很快统计上来。不过,有裴徵、裴缉这样的能人,以及面前从河对面交换过来的优秀屯户,估计很快就有结果。
不出十日,河东这边也有了结果。不算各地豪强以及其他诸县原本就有种植宿麦的地方。光算五县的军屯、民屯,共收获,麦子七十九万石。
其中,人口较多,土地相对平整的皮氏、汾阴和平阳就超过六十万石。杨县也有十万石,至于山里面的北屈县,本来就没有照搬各地种麦,而是以牧猎渔矿为主。所以产量较少。
不过,经过换算,亩产比对面低不少。只有二百七十多汉斤,也就是后世的亩产麦子,接近一百四十斤的水平。
裴缉精于民政,再加上裴家早就学习关东和,相关经验很充足。他分析道:“这个产量不及郃阳以及关东,主要有两个原因。”
“第一,种植时节太晚。主公平定河东已经是十月底,各地十一月底才完成耕种。这个时节能有这个收获已经是很不错了。”
“第二,各地水利情况不一。这种麦和种粟有很大不同,麦虽然耐寒,但不是很耐旱。像是河水与汾水临近的皮氏、汾阴两县就稍好些。平阳和杨县附近虽然河流众多,但缺乏维护。如果能让军屯工程兵马休整,估计会更好。”
童远对于裴缉很是赞赏,后续就让申隆的卸岭部,一面往河东腹地探索挖掘墓和矿,另一面也把道路、桥梁、溪流等一并修缮。
现在粮食暂时存放在各县,七十九万石,给河东、太原这边一共十五万屯户和不足一万的精兵食用,估计只能到十一月份。正好那个时候,新种下去的粟也会成熟。
两面三熟也是够吃,不过就要靠库存和税收,进行贸易、吸纳人口以及应对可能出现的变故了。
不过不论如何,屯田开展的非常成功。除了粮食以外,军屯保持了良好的战斗力,并且参与大量建设,还保证了马匹、肉类、工程等。
童远也让裴缉和其他负责屯田的官吏,鼓励搞得好的,对做的差的进行总结和劝诫。按照这个趋势,相信到了深秋,统辖的区域又会迎来一次收获的喜悦。
至于明年春天,种麦还是种粟,就可以根据各县情况安排。总之,只要能保护百姓,让他们安心生产生活,就算是解决了这个时代的最基础的问题。
可是,战火会找上门来,没有能力应对的话,这一切不过一场虚空大梦。
七月,张燕、贾逵传来噩耗。袁绍大军在烧毁于毒山寨之后,没有罢兵回到邺城,而是直接率领大军一路向北,侵入上党,扫平了黑山军南部和中部。
黑山军刘石、青牛角、黄龙、左校、郭大贤、李大目、于氐根等渠帅,因为之前援助于毒,损耗过大,无力阻挡袁绍军。
宁死不降的他们,在一个月之内,大多陨落,与弟兄们一起共赴了黄泉路。
少数残存的,钻进了太行山中南段的各处沟壑,短时间是难以再组织起人马了。
黑山军首领张燕那边,屡次杀入冀州,却都被袁绍军杀退。
按照往常,袁绍军倾巢出动,留守兵马是阻挡不了张燕搅乱各处的。但这次不一样,因为袁绍特别安排吕布等着他,两方杀得昏天黑地,张燕最终还是斗不过“九原虓虎”!
童远见到张燕、贾逵使者的时候,大吃一惊。
按照他的记忆,这个袁绍直到消灭公孙瓒,甚至官渡之战的时候,张燕都领着十万黑山军,占据着大片山区。怎么现在有快要灭亡的趋势呢?
他并不知道,现在的情况与历史上基本一致。如何选择,就要看他现在的分析判断了。
童远与张燕已经达成同盟,这一次还是要出兵对战袁绍,只是这一次地点是在北边的常山。
历史上,分量很重名气有限的常山之战,就这样到来了。